补篇(第15/15页)
本书第五部分书信十二和第六部分书信三已经详细讲述了他如何顺利地渡过难关和此事的圆满解决,没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需要加以澄清的了。爱德华为两个情妇所爱,但却没有占有任何一个,这事乍看上去好像挺可笑的,但是,他的美德给了他一种胜过美貌女子所能给予他的更加温柔可爱的欢乐,而且这种欢乐是永不会消失的,不会像容颜似的风华不再。连幸福的快乐他都舍得弃舍,肉欲的享受他就更不会去追求了。他爱得深而久,但又不沉溺于女色,因此他是自由身,比那些放荡不羁者能更好地品味人生。我们全都是浑浑噩噩的人,把自己的一生虚掷,一味地追逐自己的幻想。唉!我们难道就永远弄不明白,在人的所有的追求中,唯有追求正义才能幸福?
[1] 参见插图七。(自1763年起,卢梭为自己的这本书配上了12幅插图,现在的这个没有采用这些插图。——出版者注)——原作者注
[2] 引自塔索的《解放了的耶路撒冷》。
[3] 法国作家乌尔费(1567-1627)的小说《阿经特蕾》中的男主人公,由于误会,被逐出阿经特蕾的家,遂投河自尽,获救后,仍执著地爱着阿经特蕾
[4]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5] 乌尔费的小说《阿经特蕾》中的女主人公。
[6] 参见本书第二部分,上册第226-227页。——原作者注
[7] 这只是涉及英国现代小说。——原作者注
[8] 莫里哀、伏尔泰、狄德罗都在他们的一些作品中描写过这一主题。
[9] 参见《致达朗贝尔关于戏剧的信》,第81页。
[10] N. 把这一地名发成“克拉昂”。——原作者注
[11] 系卢梭的一部喜剧名。
[12] 系卢梭的一部歌剧名。
[13] 《纳尔西斯》序言第28页和第32页;《致达朗贝尔的信》第223-224页。——原作者注
[14] 本书初版的卷首,在花边内印有佩特拉克的诗句:“世界拥有她又不了解她,而我认识了她,我留在世上为她而哭泣。”
[15] 引自普鲁塔克的一则故事:一个名叫帕迈农的人,善学小猪叫,但比赛中,被一怀揣小猪者击败,帕迈农不服,要求再赛,并让众人裁判,结果他叫得比猪崽更像猪叫。
[16] 系指该书第二部分书信三,爱德华向圣普乐和朱丽建议,让二人前往英国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