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卡夫山中的文字(第7/7页)

天色渐亮,卡利普在沙发上昏昏沉沉,听任赛姆滔滔不绝继续独白:那些身在阿尔巴尼亚的年老拜塔胥师父们,来到一间世纪初遗留下来的白色殖民式旅馆与政党领袖会面,在梦境一般的大宴会厅里,他们热泪盈眶地望着照片里的土耳其青年,却完全没有想到,这些青年们在仪式中所背诵的诗文,并非教派的秘语,而是满口共产主义的理论。对炼金术士而言,不知道自己永远无法点石成金,这不是他们的悲哀,而是他们存在的理由。就算现代的魔术师把他的戏法秘诀毫不隐瞒地泄露给外人知道,狂热的观众依然会情愿说服自己,在魔杖一挥的剎那,他们看见的是魔法而非骗局。同样地,有那么多的年轻男女,只因曾经在生命的某一个时期听见了某一句话、读了某一则故事、看了某一本书,便在这氛围的影响下,坠入情网。在激情的晕眩中,他们结了婚,始终不曾理解他们爱情背后的谬误,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共度余生。等赛姆的太太已经清好桌子,准备摆放早餐时,赛姆——瞥了一眼塞进门缝里的日报——仍然滔滔不绝地说着,就算我们终于明白这个事实,一切也不会改变——所有的文字、所有可信的文章,指涉的都不是生命,相反,书写本身只是在指涉一场梦。

[1]叶西坎(Yesilcam),土耳其的“好莱坞”,1970年代每年出产300多部电影。

[2]一种特殊诗体,诗的各行首字母或尾字母或其他特定处的字母,能组成一个字或一个词。

[3]将词倒过来念可组成其他意义,如lived转为devil。

[4]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修道院。

[5]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1784),英国辞典编纂者、作家,鲍斯威尔(James Boswell,1704—1795)曾为其写作传记。

[6]艾克曼(Eckermann),德国诗人、作家,歌德晚年的挚友兼助手,著有《歌德谈话录》。

[7]恩维尔·霍查(Enver Hoxha,1908—1985),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统治长达四十年。

[8]阿拉维教派(Alawite),什叶派的一个分支,10世纪时创立。

[9]胡儒非教派(Hurufism),苏菲神秘教派的分支,14世纪时创立,相信语言中的声音和文字藏有一切真理,从人们的身体上可以找到真主的神论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