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第2/2页)

无着的《摄大乘论》,把受到阿赖耶识熏染显现迷界的种子,分成三种熏习加以说明:

第一是名言种子。

例如,玫瑰是被当作美丽的花。为了使玫瑰这个名字同别的花名相区别,以便确定它如何美丽,我们来到玫瑰前面,认清它同其他的花有何区别。玫瑰首先以名字出现,概念引起想象,被引起的想象接触实体,其色香,其形态储存在记忆里。或者不知道花名而看到花很美,印在心底,促起认识它的欲望,遂知道它的名字叫玫瑰,然后纳入自己的概念世界中。我们就是这样知道了意思、名称、词汇和对象,也了解了与其相关的事情。学习未必停留于美好的名称,也不仅是正确的意思,还要把知觉和思考获得的所有成果,一概存储在无始以来的记忆之中,以便今后产出世界环境来。

第二是我执种子。

八识中第七的末那识,针对阿赖耶识发起与之有差别的我执时,这个我执主张绝对的“个我”,不久又运动其它六识,将我执熏习重复下去。本多不能不认识到,一切现代的自我形成以及自我哲学的迷蒙,都由这里产生。

第三是有支种子。

有即是三有(三界),指欲有、色有和无色有全体迷界,支即是因。造成一切迷苦世界的作为因的这个种子,正是所谓业种子。命运的差别,运与不运的不公平,都依靠这种业力的功能。

——这样就明白了,什么是轮回转生的主体,什么是生死轮回。这就是滔滔地“无我的流动”着的阿赖耶识。

  1. [24]佛教指“种子”所产生的一切现象,即“种子”潜伏状态的显现。但“现行”亦能反作用于“种子”,使“种子”得以持续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