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文学的基本原理(第4/7页)

要想重塑他的人物在现实中的模样,要想让读者能够了解他们的本性和行为,作家就必须解释他们的动机。他可以逐步地揭示动机,在故事的进行中不紧不慢地积累证据,但是在小说的结尾,读者必须明确为什么这些人物要这样做。

刻画的深度取决于作者认为将动机解释到怎样的心理学程度就足以阐述人的行为。例如,在一个平庸的侦探小说中,罪犯的动机仅仅是肤浅的“物欲”——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就解释了罪犯灵魂中最深的哲学根本。

一致性是刻画的重要要求。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物必须完全一致——小说中很多最有趣的人物都被刻画成深受内在冲突的折磨。一致性意味着作者需要在他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上保持一致,不能让他做出无法解释的举动,不能让他做出有悖于小说对其的刻画或者相对于刻画过于跳跃性的行为。这意味着人物的冲突在作家的角度看来绝不是无心插柳。

要保持刻画的内在逻辑,作家必须理解他的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逻辑链条。要保持动机的一致性,他就必须知道这些人行为的前提,以及这些前提会导致他们在故事的行进中做出何种动作。当一个人物出现在场景中时,他们行为的前提就会为作者决定包含哪些细节的举止的遴选标准。言谈举止的细枝末节是难以穷尽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机会也俯拾皆是,作者对自己希望揭示什么的明确认知会指导他的选择。

如果阐述刻画的过程会达到怎样的效果,使用哪些方式,失之毫厘又会导致怎样的灾难,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个例子设身处地地分析。

我会引用如下两个片段:其中一个来自于《源泉》,与小说中的只字不差——另一个依然是同一段文字,但是为了阐明我在本文的观点,我修改了它的措辞。两个版本都只有情节的架构,也就是只有对白,没有任何修饰性的段落。但是即便如此,用来阐述这个过程也已经足够了。

这个片段中,霍华德·洛克和彼特·基廷第一次出现在一起。这一场景发生在洛克被大学逐出,而基廷高分毕业的那天晚上,内容是一个年轻人针对他的一个专业上的问题咨询另一个年轻人。但是他们是怎样的年轻人呢?他们的态度、前提和动机如何呢?试试看只用一个场景,你可以读懂多少,体会你的思维自发的分析过程。

下面是小说原文的片段:

“祝贺啊,彼得。”洛克说。

“哦……哦谢谢……我是说……你已经知道了……妈妈已经告诉你了?”

“她告诉我了。”

“她怎么能告诉你呢!”

“这有什么关系呢?”

“霍华德,你看,你知道我对此十分抱歉……”

“算了吧。”

“我……我有话想跟你说,霍华德,说实话,我需要你的建议。我可以坐下来讲吗?”

“说事儿吧。”

“你不会觉得我问你工作上的事情很不妥吧,尤其是你刚刚……”

“我已经说过了,算了。有事说事。”

“嗯,是这样,我总觉得你疯了。但是我觉得你跟那些蠢蛋相比还是有些造诣——我是说在建筑方面——你对建筑的热爱也不是他们所能企及的。”

“所以呢?”

“所以,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来找你,但是——霍华德,我之前说过的,我更欣赏你对事情的见解,而不是校长的见解——我只是现在屈服于校长,但是你的观点对于我个人来说意义绝对更加深远,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要来找你说这个。”

“算了吧,你不会是害怕我吧?你有什么事求我?”

“是关于奖学金的事。我在巴黎获的奖。”

“嗯?”

“是四年之前的事了。盖伊·弗兰肯之前也承诺给我一份工作。最近他又跟我提到说这份工作依然为我保留着。我不知道该选哪个了。”

“如果你想要我的建议的话,彼得,你就错到家了。你问我,问任何人,都是错误的。不要问任何人,这是你自己的事。你难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你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

“你看,这就是我钦佩你的地方,霍华德。你总是知道这么多还如此谦虚。”

“奉承的话可以免了。”

“但是我是真心问你的,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选择呢?”

“可我不可能是你。我不能帮你做选择。”

这就是小说中的片段。下面是同样的场景改写后的版本:

“祝贺啊,彼得。”洛克说。

“哦……哦谢谢……我是说……你已经知道了……妈妈已经告诉你了?”

“她告诉我了。”

“她怎么能告诉你呢!”

“没关系啦,我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