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道路在雾中 什么叫嘲讽?(第3/12页)

产生犯罪感

只有一个唯一的办法去理解卡夫卡的那些小说。像读某些小说那样去读。不要在K的人物中去找作者的画像,也不要在K的对话中去找什么神秘的编码信息,要认真地追从人物的行为,他们的说话,并试着在自己眼前想象他们。如果这样读《审判》,从一开始,我们就会被K对指控所作的奇怪反应所困惑:从没做任何坏事(或者说不知自己作了什么坏事)的K马上开始像有了罪过一样去行动,他感到自己有罪,人们使他变成有罪。人们使他产生犯罪感。

过去,在“是有罪的”和“感到自己有罪”之间,人们只看到一种简单的关系:有罪的人感到自己有罪。“产生犯罪感”一词,事实上,是比较近期的一个词;在法语里,它在1966年靠了精神分析和它在语汇的发明才第一次被使用;这个动词的名词(“产生犯罪感”)两年后被创造出来,在1968年。然而,在很长时间以前,直到那时尚未被发掘的“产生犯罪感”的境况,却早已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在K这个人物身上被呈现,被描述,被展开。在进化中它有不同的阶段:阶段一:为了失去的尊严而徒劳斗争。一个人被荒谬地指责,但对自己的无辜并不怀疑的他,看到自己像有罪者一样的行为感到难堪。作为有罪者而并不是有罪者,其中有某种侮辱人的东西,他便努力去掩盖。这个被展现在小说第一场戏中的境况,到了后面一章,被浓缩在一个其大无比的嘲讽玩笑之中。

一个莫名的声音打电话给K:他将在下一个星期日在一个小镇的一所房子里被审讯。毫不犹豫,他决定前往;出于服从?出于害怕?噢不是,自我愚弄自动地运转起来:他只想去赶快结束这些让他讨厌的事,他们的愚蠢的审判让他浪费时间(“审判成立了,那就得去应付,好让这个第一堂出庭变成最后一堂”)。一个小时以后,他的经理请他在同一个星期日去他家里做客。邀请对于K的事业生涯是重要的。那么他会放弃那个滑稽的传招出庭吗?不会;他谢绝了经理的邀请,因为虽然他并不肯对自己承认,他已经被审判制服。

于是,星期日他去了。他想到电话里那个给他地址的声音忘了指示他时间。没关系:他感到着急并且跑起来(是的,按字面上,德文:ERLIEF),穿过整个城。他跑,为了准时到达,虽然连什么时间也没有被通知。我们可以说他想尽可能早到是有道理的;但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坐去同一条街的有轨电车呢?道理是:他拒绝乘电车,因为“他绝对不想表现出过分的准时从而在委员会那里卑躬屈膝”。他跑向法庭,但是他作为一个永不低头的男人跑去那里。

阶段二:力量的考验。终于他到了一个大厅,人们在里面等他,“那么您就是那个画匠。”法官说。而K则在坐满了大厅的公众面前辞令生动地反驳这种可笑的蔑视:“不,我是一个大银行的首席代理人。”接着,他作了一番长篇报告,抨击法庭的无能。在掌声的鼓励下,他觉得自己颇有力量,按照被告变为主告的那句口头禅(威尔斯,对于卡夫卡式的嘲讽竟然充耳不闻,被这句口头禅给耍了一番),他向法官挑战。第一个打击到来是在他看见所有与会者的领口上的标记,明白他想要去吸引的公众只不过是由“法庭的公务员”组成,……“来这里是为了听堂和侦探。”他走了,在门口,预审法官在等他,并告诉他:“一次审讯对于被告所始终代表的好处您却给自己剥夺了。”K叫道:“你们这帮坏蛋!你们所有的审讯,我都白送给你们了!

如果不把这一场戏放在与紧接在K的咆哮之后所发生的,作为这一章的结尾,嘲讽关系之中,人们便根本不会懂得它。下面是随后一章的开始:“K在后来的星期里一天挨一天等待新的传讯;他不能想象他拒绝受审已被人们当真对待,到了星期六晚上,什么也还没有接到,他便出于默契设想他被在同一幢楼同一时间里召审。所以,星期日他又去了那里。”

阶段三:审判的社会化。K的叔父一天从乡下到来,听说了对他的侄子的审判。一件漂亮的事:审判再秘密不过,大家这么说,然而,却无人不知。另一件事同样出色:没有人怀疑K是有罪这件事,社会已经通过了这一控告,并在上面加上了它的默许(或者它的非—不同意)。人们准备看到愤怒的惊讶:“怎么会指控你?到底是什么罪?”然而叔父并无惊讶。他只是想到审判对于所有亲戚可能带来的后果而害怕。

阶段四:自我批评。法庭拒绝作出正式指控,为了面对法庭保卫自己,K最后便自己来找自己的错误。它藏在哪儿?肯定在履历表的什么地方:“他要重新回忆自己的全部生活,一直到最为隐秘的一切行为和一切事件,然后从各个方面去报告并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