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品与蜘蛛 一(第8/8页)

十五

出于他对体系的拒绝,尼采对哲学思考的方式作了深刻的改变: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这样认为:尼采的思想是一种实验性的思想。它的第一推动力在于破坏固定不变的东西,给那些被共同接受的体系埋下炸药,打开缺口,到未知中去冒险;未来的哲学家将是实验者,尼采说,自由地走向不同的,严格说来,可以互相对立的方向。

如果说我信奉在一部小说中应有思想的强有力存在,这并不是说我喜欢人们所称为的“哲学小说”,喜欢小说对一种哲学的这种屈从,和将一些道德的或政治的思想“进行讲述”。真正小说式的思想(比如自拉伯雷以来小说所经历的)从来是非系统化的;无纪律的;它与尼采的思想相接近;它是实验性的;它将所有包围我们的思想体系冲出缺口;它研究(尤其通过人物)反思的所有道路,努力走到它们每一条的尽头。

关于体系化的思想,还有这一点:思想的人自动地去进行体系化;这是他的永恒的欲望(也是我的,甚至在写此书的时候):描写其思想的所有结论的欲望;预见所有的反对意见和预先给予反驳的欲望;因此而用街垒封闭其思想的欲望。但是,思想的人不应该去努力地让别人信服他的真理;他这样便会处在一个体系的道路上;在“有信念的人”的可悲道路上;政治人物喜欢这样形容自己;然而什么是一个信念?它是一种确定,固定不变的思想,而“有信念的人”则是一个被限制的人;实验性的思想不想去说服而是启发:启发另一个思想,将思想开动起来;所以一个小说家应当有系统地将他的思想非系统化,朝他在自己思想周围筑起的街垒踢上几脚。

十六

尼采对体系化思想的拒绝有另一种结果:一个巨大的主题开阔。阻碍人看到真实世界全部广阔性的各种哲学学科之间的隔板倒掉了,从此所有人类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思想的对象。这也使哲学与小说相接近:哲学第一次不是对认识论、对美学、对伦理学、对精神现象学、对理性批判等等进行思索,而且对于有关人类的一切。

历史学家或教授在阐述尼采哲学的时候不仅将它缩减,这是自然的,而且使它改变面目,将它转换它所是的反面,即一种体系。在他们的被体系化的尼采那里,是否还有位置去思考关于女人、德国人、欧洲、比才、歌德、关于雨果式的媚俗、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①、风格之轻、烦恼、游戏、翻译、服从的精神、关于对他人的占有和这种占有的所有心理形态、关于博学者与他们的精神局限、关于SCHAUSPIELER(演员),在历史舞台上炫耀自己的演员?是否还有位置去做千百次心理观察?这种观察在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也许除去少有的几位小说家。

––—

①古希腊喜剧作家。

尼采使哲学与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这一接近不是说穆齐尔比别的小说家少些小说家的什么。同样,尼采并不比别的哲学家少些哲学家的什么。

穆齐尔的被思考的小说(ROMANPENSE)同样完成了对主题的前所未有的开阔;从此,任何可以被思想的都不被小说的艺术所排斥。

十七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曾去上音乐作曲课。不是因为我是神童而是因为我父亲的腼腆的细腻。那是战争时期,他的朋友,一位犹太作曲家被迫戴着黄星;人们开始回避他。我的父亲,由于不知道怎样跟他讲对他的支持,想了个主意请他在这样的时候给我上课。那时人们把犹太人的公寓房没收了,作曲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搬往一个新地方,地方越来越小,最后在他去德雷琴(TEREZIN)之前,他的住处极小,里面每一间都挤住着好几个人。他每一次都保留着他的小钢琴,我在那琴上弹奏我的和弦练习曲或复调练习曲,而我们周围的陌生人们则忙于他们的事。

这一切给我留下的只有对他的欣赏和三四个形象。尤其是这样一个形象:下课后他送我走,在门前他突然停下对我说:“贝多芬有许多让人惊讶的差的乐段。但是正是这些差的段使他的强的段得以显现价值。好比一片草坪,没有它我们不可能在长在它上面的一棵漂亮的树下享受快乐。”

奇怪的想法。它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更令人奇怪。也许,我为能够听到先生倾诉心里的隐秘,听到一个秘密,一个只有入门者才有权获得的大诡计而感到荣幸。

无论怎样,那时候我的先生的这个短暂思索跟随了我的整个生命(我捍卫它,我和它作战,我从来没有战胜它);没有它,这篇文论肯定不会写出来。

但是比这个思索本身更为珍贵的是这个人的形象,他不久就要去作一次残酷的旅行,然而却在一个孩子面前,高声地思索关于艺术作品的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