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无家可归(第5/38页)

他一有时间就阅读并抄写这本日记。他的进度很慢。原文的笔迹时而轻快明晰,时而笔走龙蛇。他常常需要揣摩这一笔代表哪个音节,那一画又代表哪个音节。最让人惊讶的是,早期的笔迹透着镇定自若,可是越到后期越是潦草。最后几页的笔迹几乎无法辨认。有不少词,即使他绞尽脑汁也没能猜透。

在乌利塞斯神父身处安哥拉的那段时间里,他的日记只是事务性的记述,很少涉及个人情感。他不过是罗安达主教座下卑微的随从。当主教大人“安坐在大理石宝座上,享受荫凉”的时候,他四处奔波,为一批又一批奴隶洗礼,忙得浑浑噩噩。但到了圣多美,一种令人绝望的力量抓住了他。他开始制作一件物品,也就是日记封面上提到的“礼物”。这项工作占据了他全部的心思和精力。他提到自己在寻找“最完美的木材”和“适合的工具”,还回想起小时候在叔叔的作坊里接受的训练。他提到自己为这件礼物上了几遍漆,以便长久保存。“我的双手闪闪发光,俨然是虔诚忘我的工匠。”在日记末尾,托马斯读到一段奇怪的文字,那是神父对那件作品的不凡气质的赞美:

它闪耀,它尖叫,它怒吼,它咆哮。当圣殿的帷幕自上而下一分为二,真正的上帝之子一声大喝,吐出他最后的气息。终于大功告成。

乌利塞斯神父受过什么训练?他叔叔的作坊又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用手工上漆?什么东西会闪耀、尖叫、怒吼、咆哮?托马斯在乌利塞斯神父的日记里找不出明确的答案,只得到几点暗示。上帝之子何时一声大喝,吐出他最后的气息?在十字架上。那么,这件作品是十字架苦像(4)吗?托马斯想。它显然是某种雕刻品。但它的价值还不止于此。按照乌利塞斯神父的记述,它是一件最为与众不同的作品。托马斯灵魂中的那只飞蛾扑扇了一下翅膀。他想起多拉临死前的最后几小时。自从她卧床不起,她就用双手紧握着一尊十字架苦像。无论如何翻来覆去,如何痛不欲生、声嘶力竭,她都不松手。那是一件廉价的黄铜制品,光泽暗淡,尺寸偏小,是那种勉强可以挂在墙上的样式。她死时将它紧紧抱在胸口。狭小的房间空空荡荡,托马斯靠床而坐,此外再无一人。当她刺耳的呼吸声戛然而止,他明白最后的时刻来临了(与此相反,儿子的离去是那么安静,仿佛一片花瓣悄然坠落),他感觉自己像一片薄冰翻入急流。

此后的几小时里,他不断因为恐惧而逃离多拉的房间,然后又身不由己地折返。这样反反复复,长夜终于到了尽头,新的一天开始了。他苦苦等待,收尸人却迟迟不到。“没有了你,还让我怎么活?”有一刻他向她诉说。他的目光落到那尊十字架苦像上。在此之前,他与宗教的关系若即若离,表面上严守教规,内心却无动于衷。此刻他意识到:在信仰面前,只存在极端的态度,要么深信不疑,要么嗤之以鼻。他盯着十字架苦像,在绝对的信仰与绝对的怀疑间徘徊。在最终做出选择之前,他想留下这尊苦像作为纪念。但是多拉,或者说多拉的身体,仍不松手。他试着把它从她手里抽出来,但她的双手和双臂牢牢扣住它,毫不退让,哪怕他已经把她的身体从床上拽了起来。(相比之下,加斯帕尔的尸身是那么轻柔,仿佛一只大号的毛绒娃娃。)在恼怒的抽泣声中,他放弃了。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这种决心毋宁说是一种挑衅。他瞪着十字架苦像,咬紧牙关厉声说:“你!你!我会收拾你的,你等着!”

收尸人终于到了,带走了多拉和她那尊被诅咒的苦像。

假如托马斯猜得没错,假如乌利塞斯神父的作品真如他潦草的文字所形容的那样,它一定是一件非比寻常的文物,会让世人为之惊叹。它足以把基督教搅得天翻地覆。它甚至可能有助于他的挑衅。但是,它被保存下来了吗?自从他在公寓里读完这本从主教档案馆偷来的日记,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他。这件物品可能已经毁于大火或被劈成了碎片。然而,在一个前工业化时代,每一件物品都是单独制作、缓慢流转的,人们对它们的珍爱与现代工业社会不能同日而语。甚至衣物也不会被丢弃。当年耶稣在罗马士兵眼中不过是一个煽动暴乱的卑贱犹太人,但他仅能蔽体的衣物仍被他们瓜分。如果普通衣物尚能幸存,一件大型雕刻品必然也能被保存下来,更别说它还兼具宗教的用途。

如何判断它的去向?有两种可能:它要么留在了圣多美,要么离开了圣多美。考虑到这座小岛的贫穷和贸易港的性质,他猜想这件物品以某种方式离开了岛。他希望它被带回了葡萄牙——圣多美的宗主国,但它也可能流落到非洲海岸上众多的贸易港和城市之中。无论哪种情况,它都是海运离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