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4/4页)

马丁处理掉末一篇稿子,不禁松了一口气。干草打墙的城堡和铜板包底的白色大帆船眼看就可以到手啦。哦,不管怎么样,他可认清了勃力森登关于杂志上决不会刊载有价值的作品这一论断。他自己的成绩说明勃力森登错了。可是,不知怎么着,他觉得勃力森登到底还是对的。他所以成名,《太阳的耻辱》所起的作用,要比他写的其他东西所起的作用来得大。那些作品大不了是次要的东西。它们被很多地方的杂志社退过稿。《太阳的耻辱》出版后,引起了一场论战,才使大家一窝蜂似的欢迎他。如果没有《太阳的耻辱》,大家就不会欢迎他,再说,如果没有《太阳的耻辱》在销路方面的奇迹,大家也就不会欢迎他。辛格尔屈利·达恩莱出版公司证实了这是个奇迹。他们初版印了一千五百本,还没有把握到底销得掉销不掉。他们是经验丰富的出版商,因此看到结果销路大好,没有谁比他们更惊奇的了。对他们说来,这实实在在是个奇迹。他们始终忘怀不了,写给马丁的每封信里总免不了透露出他们对这第一回不可思议的奇迹抱着敬畏的心情。他们并不试图解释这奇迹是怎么回事。根本也没法解释。它就这么发生了。尽管根据经验来说,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它还是这么发生了。

马丁这样推想着,对自己的成名有没有根据提出了疑问。买了他的书、把金元倒进他钱袋的人是资产阶级,根据他对资产阶级的那一点儿了解,他弄不明白,他们怎么可能欣赏或者理解他写的东西。他作品里内在的美和力量,对赞美他、买他的书的那成千上万的人来说,是什么意义也没有的。他是红极一时的大作家,一个乘天神打盹的当儿攻上帕那萨斯山的冒险家。成千上万的人看他的书,怀着畜生般浑浑噩噩的心情赞美他,当初他们扑上勃力森登的《蜉蝣》,把它弄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也是怀着这种心情——这帮豺狼般的暴民,这回可是奉承他,而不是糟蹋他了。可是奉承也好,糟蹋也好,总不外乎得碰运气。有一点他是绝对肯定的:《蜉蝣》比他的任何作品不知道要强多少。它比任何在他头脑里还没写出来的作品也不知道要强多少。它是好几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诗篇。这样看来,这批人对他的礼赞真未免太可悲了,因为把《蜉蝣》放在泥沼里拖的也就是这批人呀。他心满意足地深深叹了口气。他很高兴,末一篇稿子也卖掉了,就可以一了百了啦。

【注释】

(1)克罗克斯(1832—1919),英国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铊元素的发现者。华莱士(1823—1913),英国博物学家,收集昆虫标本甚多,关于物种起源及自然淘汰等方面的发现,与达尔文不谋而合。他和克罗克斯对灵魂学都很感兴趣。

(2)奥列佛·洛其爵士(1851—1940),英国物理学家,毕生致力研究闪电、电子、放射性元素等。

(3)吉斯透登(1874—1936),英国批评家兼小说家,以文笔犀利见长。

(4)作者在这一段里提到的人都是当时科学界及文学界最知名的人物,但是这场论战是实无其事的,因为马丁·伊登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5)海华滋,在圣莱安德罗东南。

(6)法国名小说家大仲马(1802—1870)生平作品共277卷之多。他的多产,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写作勤勉、工作专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靠几个助手替他分担一部分工作。他们根据他草拟的提纲,替他参考传奇野史之类,写成故事梗概,然后由他本人加工,因此作品都能保持他的风格。

(7)《瓶中妖魔》为史蒂文森以夏威夷作背景所写的中篇幻想小说,与另外两个中篇一起收在《海岛夜谭》中,出版于1893年。

(8)《驴皮记》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部小说,出版于1831年。

(9)帕那萨斯山,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女神们的寓所,此处喻指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