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波尼德斯[1]

据拉波索罗姆教授说,那波尼德斯原本只是想修复巴比伦的建筑瑰宝。看到圣殿中磨损不堪的石块、英雄们难以辨认的石碑以及在王室文件上留下模糊印迹的失效印章,他觉得十分难过。那波尼德斯有条不紊地着手开展修复工程,还算比较节俭。当然,他十分在意材料的质量,选用的都是颗粒细密的石块。

那波尼德斯打算重新复制巴比伦图书馆中的八十万块泥板书,如此一来,他就需要设立培养抄写员、雕工和陶工的学校和作坊。他顶着武将们的非议,将数量庞大的员工和官员从行政职务中调离。武将们表示,帝国是英勇的祖先历经千辛万苦才缔造的,面对邻邦出于眼红而发动的进攻,为护帝国免遭灭亡,他们需要的是士兵而不是抄写员。然而,那波尼德斯的眼光跨越了几个世纪,他明白历史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无畏地投身于自己的计划,不再脚踏实地。

最要命的是,在完成所有修复工作后,那波尼德斯已经无法摆脱他作为史学家的角色了。他彻底对周围发生的事置之不顾,只专注于把它们记录在石块或黏土上。他所用的黏土是用泥灰岩和沥青制造出来的,比石头还要坚不可摧。(确定黏土配方的人是拉波索罗姆教授。1913年,他找到了一批谜团重重的呈圆筒或小柱子状的物件,上面涂有那种神秘黏土。拉波索罗姆猜测筒身上可能隐藏有文字,同时他明白,若是去除外层沥青,文字也将被毁。因此他想出了如下方法:把筒内部的石块凿空,随后用除垢剂溶解沉淀在文字凹槽中的残渣,得到空心的圆筒。通过连续的局部制模,拉波索罗姆教授终于获得了呈现有完好无损的原始文字的石膏柱。他不无道理地指出,那波尼德斯之所以会以令人如此不解的方式行事,是因为他预见了敌人的入侵,而入侵者通常带着破坏力超强的愤怒。万幸的是,他并没来得及把所有作品都做这样的掩盖。)[2]

由于人手不够,而历史又在滚滚向前,那波尼德斯还成为了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他创造了一种速记法来简化书写。事实上,这种速记法使得文字中充满了各种缩写、省略和首字母缩略,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了。这也为拉波索罗姆教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麻烦。不过,在兴致勃勃的细致工作中,那波尼德斯记录下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所有历史,他书写了自己的历史以及那些缩写的简要说明。他十分追求简明扼要的文风;与其最为简洁的概述相比,笔者的这篇文章就像是《吉尔伽美什史诗》一样冗长。

此外,那波尼德斯还记录了——据拉波索罗姆说是他亲自记录的——一段他假想出来的军事功绩。在这段记录中,他把自己华丽的宝剑插进了第一个敌军战士的身体里。说到底,这样的故事不过是他制作泥板书、石碑和圆筒的另一个托词而已。

然而,来自远方的波斯的敌人将梦呓者引至毁灭。一天,与那波尼德斯结为同盟的克洛伊索斯[3]向巴比伦送来一封急信。这位史学家国王命人在圆筒上记录下了信息内容、使者名字、送信日期及盟约情况,却并未响应克洛伊索斯的召唤。然而,波斯人随后便突袭了巴比伦,击溃了勤勉的抄写员大军。心怀不满的巴比伦战士几乎未做抵抗,整个帝国就此覆灭,成为一片废墟,再没能重振城邦。

历史上流传着两种关于巴比伦的这位为历史充当忠仆的人因何而死的模糊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波斯人入侵的不幸日子里,他落到一名强盗手中牺牲了。另一种说法是他被俘虏并带到了一座遥远的小岛上。他在那里回顾了巴比伦的峥嵘历史,最终悲惨地死去了。第二种说法应该更为符合那波尼德斯温和的性格。


[1]那波尼德斯,新巴比伦王国的最后一任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56年至公元前539年。公元前539年,波斯的居鲁士二世入侵巴比伦,巴比伦城陷落,王国灭亡。据说这位君主对古代文物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2]想要深入了解这一内容的朋友可以阅读阿道夫·冯·平奇斯的长篇专著《那波尼德斯圆筒》,耶拿,1912。(这条注释由作者本人所作,有研究者认为内容应属捏造。)

[3]克洛伊索斯(前595—前547),吕底亚王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在位15年,最后被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