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月锁寒窗(第2/7页)

他给人犯切过脉才起身走到牢门前问,“爸,您怎么来了?”

翁父说:“我带着葆秀和俩孙女来看你啊,你怎么就摊上官司了?”翁泉海说:“爸,儿子谨遵医道,诊断准确,铭记‘十八反’‘十九畏’,处方合理干净,心里敞亮!此事定会水落石出,请您放心。”

听儿子言之凿凿,翁父心里有了底,感觉踏实了不少。

回到翁泉海诊所后院,葆秀急忙做饭,她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几个菜上了桌。可是,翁晓嵘、翁晓杰都不动筷子。葆秀催姐妹俩赶紧吃饭,不然就凉了。晓嵘、晓杰都说吃不进去。

翁父说:“吃不进去也得吃,人靠一口气顶着,这口气是吃出来的!不管碰上什么难事,人都得站着,要是饿倒了饿病了,那就真被难住了,吃!”他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葆秀忙着给姐妹俩夹菜。

28岁的葆秀是老姑娘了,她模样俏丽,心灵手巧,勤快能干,这么大了不是嫁不出去,而是等着她的心上人——翁泉海。翁泉海的结发妻子七年前去世,女儿晓嵘、晓杰还小,多亏葆秀悉心照料。葆秀内心把晓嵘、晓杰当成自己的女儿。现在,晓嵘已经16岁,晓杰也14岁了,可葆秀还把她俩当小闺女宠着、疼爱着。

饭后不久姐妹俩睡了,葆秀坐在旁边守着,怕进蚊子,不让开窗。她还说:“风为百病之长,无孔不入,《内经·风论》中提到,‘风者,善行而数变’;《内经·灵枢》中说‘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就是说人躲避贼风应该像躲避箭矢一样谨慎……”翁晓杰笑道:“秀姨,您又给我们上课了。”

葆秀拉上窗帘欲走,一阵嗡嗡嗡的蚊子声传来,她到处找蚊子。直到在自己胳膊上一巴掌拍死个蚊子,她才安心走出去,关上房门。

葆秀来到堂屋门外,见翁父坐在那里抽着烟袋锅,她走到近前说:“伯父,时辰不早了,您早些睡吧。”翁父愁眉紧锁说:“葆秀啊,我得还我儿子一个公道去,烦劳你照看好我那两个孙女。”

葆秀深情道:“伯父您这说的是哪里话,我爸临走的时候,把我托付给您,这些年,您对我照顾如亲生女儿,我早把您当成自己的父亲,把晓嵘和晓杰当成自己的孩子,翁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官司还没了结,那就是还有疑义,咱们再等一等吧。”

葆秀安慰翁父说再等一等,可她自己却一刻也不想等,决心要探出事情的缘由,还翁泉海一个公道。她要先从死者秦仲山家下手。早晨,翁晓嵘发现秀姨不在家里,就急忙去告诉爷爷。翁父也不知道葆秀去哪里了,俩女孩子急得抹眼泪。翁父安慰俩孙女不必着急,葆秀那么大个人,不会跑丢,一定有重要的事要办,办完事她就会回来。

这会儿,头发蓬乱、衣服破旧的葆秀正在秦仲山家门外站定。女用人刚打开门,葆秀就上前打招呼:“阿姨早,我看您这气色不大好,是不是刚刚病愈啊?”

女用人看着葆秀问:“你怎么知道?”

葆秀说:“您面色苍白如纸,这是病后气血亏虚啊,另外,您是不是四肢冰冷,全身乏力?”女用人忙问:“这是什么病?”

葆秀微笑道:“这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我给您个调理的方子,您可以试试。这方子我用过,挺不错的。”女用人笑着说:“那敢情好啊,看病得花钱,这就省了。”

葆秀求道:“好心的阿姨,您给我弄点吃的好吗?”女用人抿嘴说:“小事一桩,等着。”不一会儿,女用人拿来干粮,还有一碗水。

葆秀吃着干粮问:“阿姨,这户人家得了什么病啊?”女用人说:“命都没了,还管得什么病干什么!”葆秀笑着说:“我要是赶上就好了,说不定我能治呢!”

女用人撇嘴:“你别吹牛,我家老爷有的是钱,上海滩有名的大夫寻了个遍,泼出去的银子海了去了,可到底还是没治好。”葆秀央求道:“阿姨,我是远道来的,初到上海滩,两眼一抹黑,求您给我指条路,能吃饱饭就行。我们也算有缘分,求您好人做到底,帮帮忙,我不忘大恩!”

女用人想了想说:“我家老爷刚去世,家里乱糟糟的,正好缺人手,我帮你问问。”过了一会儿,女用人笑嘻嘻地出来说:“好事让你摊上了,我家太太叫你。”

葆秀跟着女用人来到秦府大堂,秦仲山的妻子上下打量着葆秀,好一阵子才说:“我家也就是临时缺把手,又看你可怜,要不,你跨不过秦家这一尺三寸高的门槛子。听说你懂点医术?看来还是个灵巧人儿,那你给我看看吧。”葆秀忙摆手说:“太太,我怎么敢给您看呢,您还是找大夫吧。”

秦妻气哼哼地说:“找什么大夫,一个个张嘴华佗再世,闭嘴扁鹊重生,面儿上看都是满肚子学问,可一旦伸上手,草包肚子就露出来了,全是骗钱的。来,给我捏捏膀子。”葆秀忙走上前,不轻不重地给秦妻按摩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