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非昔日之他(第7/11页)
“是小说。”
“啥?”
“没有啦。我从以前就在学习文学,最近终于萌芽了。我要写真实故事。”他一本正经道。
“什么样的真实故事?”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换言之,无中生有当作事实来报告,简单得很。就写在某县某村某某号,于大正某年某月某日,顺便不忘补上‘只要看过当时报纸想必都知道’之类的句子,然后再写些无中生有的内容就行了。简而言之是小说。”
或许青扇对他另结新欢之事还是有点心虚,似乎刻意回避我的注视,一下子搔落长发的头皮屑,一下子又换脚跷二郎腿,同时还不忘滔滔雄辩。
“真的行吗?我可是很困扰。”
“没问题,没问题,真的。”他像要打断我的话般一再强调没问题,然后爽朗地笑了。于是,我信了他。
这时,刚才那名少女用银托盘端着红茶进来。
“来,你看。”青扇接下红茶杯交给我,然后拿起自己的茶杯,说着转身向后看。壁龛那里,已经没有“北斗七星”的挂轴,现在放的是一座高约一尺的石膏胸像。胸像的一旁,有鸡冠花怒放。少女用生锈的银盘半遮住已红到耳根的脸蛋,茶色的大眼睛瞪得更大睨视他。青扇像要一手挥开她那种视线,同时说道:
“你看那石膏像的额头。弄脏了对吧?没办法。”少女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飞快冲出房间。
“她怎么了?”我一头雾水。
“没事。据说是小亭以前那口子的胸像,是她唯一的嫁妆,她会去亲吻石膏像。”他若无其事地笑着说。
我很不自在。
“你好像不太高兴,但世上就是这么回事,没办法。她天天换花,让我在旁看了都佩服。昨天是大丽花。前天是鸭跖草,不,是孤挺花吧,还是波斯菊?”
来这招。如果又这样傻乎乎地被他牵着鼻子走,铁定又会像上次那样扑个空。正因察觉这点,我萌生恶意,故意不接他的话题。
“哎,工作方面,你已经开始了吗?”
“噢,那个啊。”他啜饮一口红茶,“差不多开始了,没问题。说真的,我其实是个文艺书生。”
我一边找地方搁红茶杯,一边说:
“可是,你说的‘真的’一点也靠不住。‘真的’这种话听起来像是在替谎言圆谎。”
“唉,这真是伤人。您可真是不留情面地直捣事实啊。我告诉你,以前有个森鸥外你知道吧?我跟随过那位老师。他那篇小说《青年》的主角就是我。”
这下子连我也感到意外。那篇小说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次,那种幽微的浪漫主义,久久萦绕在我心上,但我从不知道文中那个过度美丽的主角居然还有真实的模特儿。是老人的头脑想象出来的青年,才能如此过度美丽吧。真正的青年善于猜忌与打算,应该会更令人喘不过气才对——令我这般略感不满的那个宛如睡莲的青年,居然就是这个青扇吗?我正要兴奋,立刻又提醒自己提高戒心。
“这我可是头一次听说。但是,恕我冒昧,那好像是个更温文儒雅的少爷。”
“您这话太过分了。”青扇悄悄拿走我手里捧着的茶杯,与他的一起收到沙发下,“在那个时代,就是那样才好。可是现在,那个青年也已变成这样了。我想并非只有我这样。”
我重新审视青扇的脸。
“换言之,那是抽象的一般论吗?”
“不。”青扇讶异地窥视我的眼眸,“我只是在说我自己。”
我再次感到近似怜悯的感情。
“算了,今天我还是先回去吧。请务必开始工作。”撂下这句话,我就离开了青扇家,归途,我不得不默祝青扇的成功。那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青扇针对青年的那番话似乎缠绕住我的身体,连我自己都觉得沮丧得可笑;同时,可能也有点想借由青扇的再婚祝他得到幸福吧。一路上我在思索,就算收不到那笔房租,反正我也不愁没饭吃,顶多是少了一点零用钱,索性,就为了那未老先衰的可怜青年,自己忍受一下这点不便吧。
看样子我好像有个毛病,容易被所谓的艺术家吸引。尤其是那个男人,在举世皆曰他不正当时,更让我心动。青扇如果现在真的正要萌芽,那我就不该为了房租扰乱他的心神。看来现在最好暂时搁置此事不谈。且待他扬眉吐气吧。这时蓦然脱口而出的“He is not what he was”这句话,令我感到非常可喜。我进入中学时,在英文语法教科书上看到这句话后惊为天人,而这句话,也成为我在中学那五年接受的教育中,唯一至今仍难以忘怀的知识。每次造访青扇总带给我新的惊异与感慨,把他和这句语法例句放在一块儿思考后,我对青扇开始产生某种异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