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亚马多和他的三部曲(第6/6页)

《加布里埃拉》为亚马多赢得了多方面的荣誉。就在该书出版的那一年中,它荣获了六种巴西主要的文学奖。1959年,亚马多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并被提名为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亚马多在这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从而开创了一系列以女主人公命名的长篇小说:《堂娜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1966年)、《特雷莎·巴蒂斯塔》(1973年)、《村姑蒂埃塔》(1977年)。她们大多出身贫贱,但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终于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坚强的女人。作者赋予她们对生活的热爱,满腔热情地塑造她们的形象,因而博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亚马多的叙事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更多地从巴西传统的说唱中吸取营养。在《加布里埃拉》中,除了引用一些民间歌谣(事实上,加布里埃拉这个名字就是从一首民歌中得来的)以外,还在每章的开头处用他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引子。他还采用善于讲故事的前辈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所用的手法,在每一卷、每一章、每一段的前面加上说明内容梗概的“回目”。他本人也是个高明的讲故事者,在《村姑蒂埃塔》和中篇小说《金卡斯的两次死亡》(收录于1961年出版的《老海员们》一书)中,作者直接对读者讲话,从而给读者以亲切感;他的作品都以普通平民做主人公,这种亲切感正是吸引广大读者的必要的条件。

他后半期的作品尚有《夜间牧民》(1964年)、《奇迹的摊档》(1969年)、《军服和睡衣》(1979年)等,和上面提到的那几部一样,都以他家乡巴伊亚州为背景。他和夫人,女作家济莉亚,早就在巴伊亚城定居。亚马多习惯在上午写作,下午在家中开门招待来访者。他欢迎任何人去跟他谈心,从而和人民保持直接的联系,汲取创作灵感,收集素材。他从小就接近人民,成年后即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中,五十年代中期起专门从事写作,但始终和广大人民共呼吸、同命运,因而受到他们热烈欢迎,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吴劳 1957年8月1日写 1987年10月20日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