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告老(第3/3页)

比起盲信什么君臣相得、父子相亲,王翦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对人性的了解与判断。

只是孙子选都选了,嬴政父子俩目前又还好得不得了,王翦便也没干涉。

他和气地和扶苏说起自己对楚国的了解。

脱去战甲、放下兵器,王翦看起来就像个慈和的老者,只有一双锐意犹存的双目隐隐显露了他蓄意收敛起来的棱角。

他话语从容,简明扼要地把楚国的地理位置、兵力分布、猛将名臣都给扶苏讲了一遍。

楚国的先祖和秦国先祖一样,其实最开始都是被逼着往没有人烟的地方开荒,他们的封地又穷又破不说,人烟还格外稀少,可秦楚两国都靠着一股子蛮劲把封地搞起来了。

所以,秦人不怕死,楚人也不怕死,两边的人骨子里都是好战分子。

到眼下这一代,虽然楚王治国能力一般般,但楚国良好的基础盘摆在那里,等闲是打不下来的,必须集秦国举国之力一鼓作气打过去。只要给他们留一口气,他们就绝不会服输投降,他们只会抵死反扑到底!

这也是王翦在嬴政面前狮子开大口要六十万大军的原因,要是人数上没有碾压性的优势,两边打起来绝对是场持久战,到那时的损失也许就难以估量了。

只可惜嬴政不这么认为。

扶苏眉头紧皱。

王翦见扶苏一脸纠结,不由说道:“公子不必忧心,此事大王自有决断。”虽说外面都传言扶苏有仙人授学,可他到底还只是个半大小孩,这些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事实上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虽然王翦不太看好李信的打法,不过对攻楚之事还是挺乐观的,一次打不下来可以打两次,打两次不行还能打三次。如今秦国的疆土扩大了几倍,打个三两次绝不至于伤筋动骨,该着急、该担心的应该是楚国才对!

扶苏点点头,见王翦面有疲色,便也不再打扰,只叫人把自己带来的几坛好酒送进来,让王翦带回频阳喝。

第二日,王翦便启程离开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