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第3/7页)

时隔这么多年,现在当我听到这段音乐,仍然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否则眼泪都要掉下来,想到十几年前那段岁月,总有一种画面感:

似乎是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岁数很大,无法动弹,但是思维仍在继续。从他的躯体里又倔强地生长出来一个他,向生命的过往走,走着走着会被拽回来,但是挣扎开继续走,又被拽回来,最后终于挣脱了躺在病床上的躯壳,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最美好的时刻。有护士在给他打针,那个乐章的转折就出现在打针的时刻,然后那个声音慢慢消失了……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诗意的理解。我采访的那些老先生,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在了。

歌词容不下的人生况味

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我年轻的时候狂热地喜欢流行音乐。1993年,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要办一份《流行音乐世界》的报纸,版面也做了,名片也印了,目标是扛起流行音乐的大旗,搞演出,签音乐人,这些想法在那时是极其前卫的。可惜就因为太前卫,领导看文件的时候说:“竟然还要给流行音乐办报纸?不行!”就这么给毙了,我后来也调到了中央电视台。

那时,浑身充满了要改变世界的冲动,所以会喜欢罗大佑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彩色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会喜欢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我强打起精神从睡梦中醒来”……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激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

而且,即使都是无词的古典音乐,不同的年龄也能体会到不同的滋味。比如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慢慢走进马勒的世界,那时要喜欢上布鲁克纳很难。但是近两年我就非常喜欢他了。这都是岁月给予的东西。

我至今依然是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的聆听者,但是古典音乐却占据了我越来越多的时间。记得多年以前,跟傅聪先生聊天,谈到莫扎特。我们都知道莫扎特的钢琴曲,要么小孩弹得好,要么老人弹得好;小孩天真纯粹,老人洗尽铅华。对于傅聪先生,莫扎特就是他晚年的陪伴,在他生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人曾经说,莫扎特一生中创作的乐曲,哪怕是让你抄谱子,一天八小时,到他去世的那个年纪,你也抄不完。所以莫扎特和他的音乐,都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们在节目中邀请到英国一位音乐教授,围绕开幕式音乐作讲解。他说了一句让我非常难忘的话:“音乐,比你的新闻更真实地纪录了我们的时代。”

确实,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新闻未必能够为明天提供准确的历史,或者扭曲,或者留白。而音乐却是回忆中不可磨灭的纪念碑。年岁大些的人,也许听到《祝酒歌》就会想到“打倒四人帮”;听到《乡恋》就会想到青涩的青年时光;我们听到“二十年后再相会”,就会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音乐从来不骗人,它是最真实的。

而古典音乐的真实,就是把那些一百年前、二百年前、三百年前的伟大而孤独的心灵,情感的冲突和情绪的起伏,原原本本呈现在你的面前,丝毫不加掩饰。这一点,文字是做不到的,即使是写私人日记,你也不会将最真实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最优秀的音乐家也是最杰出的“心灵密码破译者”。这份“真”,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简直太珍贵了!

最重要的命题是“拯救”和“希望”

文化作品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可以揭露假、恶、丑,这没问题,但最重要的命题是给人希望,归根到底是要拯救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所有的文化作品类型当中,音乐又是给人希望最多的。因为音乐里有绝望,有痛苦,有沉沦,有挣扎,但是到最后,尤其是贝多芬等,经历了诸多波折后,一定给你一个希望。

很多年前,我在节目中采访指挥家陈佐煌,他谈到一段“文革”时期的经历。那时他在一个很闭塞的山沟里插队,有一天,翻山越岭,要去另外一个知青点。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远方依稀传来了广播体操的音乐,他一屁股坐到山顶上号啕大哭起来,因为他已经太久太久没听到过音乐了。即使是广播体操的旋律,也让他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