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吕后(第6/6页)

跟月氏人达成了一致之后,汉家这边就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在长城外围,还有就是河套草原上,给匈奴人一个惨痛入骨的教训。

匈奴人压根不知道汉人到底准备了什么,事实上,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中原最强大的战阵就是秦朝时候的弓弩军阵了,但是匈奴人的战术也在与时俱进,尤其在上一次遭遇了汉人的箭雨覆盖式打击之后,匈奴人呢,也开始对自己的战术进行了调整,另外呢,他们从汉人那里弄到了不少青铜器和铁器,加上如今匈奴人在跟汉人的贸易中也学了不少,如今他们制作的皮甲更加科学,甚至已经开始学着制作头盔之类的金属护甲了。而箭矢这种东西,如果能够被甲胄抵挡,那就算是准头再强,也就是那样了。因此,他们相信,他们可以成功。

自信是一件好事,盲目自信可就不是了,汉人如今呢,高级将领已经开始穿上了一个个甲片串联起来的锁子甲,而中低层军官呢,使用的皮甲呢,更是用多层的皮革,通过水力反复捶打制作而成,一般的箭矢,压根无法穿透,另外就是。汉人如今的弓弩已经分成了好几种规格,正常适用于骑兵和步兵的弓弩,虽说规格有些不同,但是都已经做到了上弦方便,可以连射,射速也很快,因为采用的还是规模化的流水线制作,所有的零件都是可以通用的,就算是受损了,回头几个弓弩拆开来拼接一下,继续还能用。

另外呢,还制作出了床子弩,还有神臂弓之类的大型弓弩,这些对臂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呢,想要提升准头也许多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但是相应的,只要准头足够,那么,即便是铁甲,百步之内,也能穿透三层。

步兵使用陌刀,骑兵使用弯刀,甚至舒云连小说演义里头的连环铁甲骑兵都搞出来了,当然,用得是轻甲,要不然,马匹负重不足,根本无法冲锋,而且这个只适用于小范围的作战,一方面合适的马数量不多,另一方面对于骑兵的素质要求太高,毕竟,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协调性,根本不容易做到。

总之,当匈奴人进入了汉人为他们准备的包围圈之后,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之中。

他们的木弓,角弓根本无法射穿汉军的防御,而汉军的箭雨呢,不光是覆盖范围广,而且,还有着强大的穿透力,尤其是在近距离交锋的时候,那连发的手弩简直就是噩梦!

不过是第一次的交锋,匈奴人就损失惨重,原本他们一开始派出来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多精锐的骑兵,实际上,匈奴人最喜欢干的就是本部在后面看热闹,刚开始出战的都是那些附属的部族,为的就是消耗这些附属部族的力量,胜了呢,成绩是整个匈奴的,是单于领导得当,输了呢,自然是这些附属的部族太过软弱无能,罪责也不是单于的。

只是,比起这些部族的损失来说,汉人的损失简直是微乎其微,这就让匈奴人有些受不了了。

更让他们受不了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匈奴人本来就兵分了好几路,毕竟,几十万人马还有携带着当做军粮的牲畜也有几百万头,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空间的,真要是放在一起,两天的工夫,就能让原本的环境变成废墟。

结果汉人这边的情报实在是比较到位,狼烟燃起之后,匈奴人来不及休整,就不得不投入战斗。

要么就是前面有个甜美的胡萝卜吊着,城池似乎摇摇欲坠,立刻就能被攻打下来,偏偏就是打不下来,只能一次次往里头增加力量,要么呢,就是一个不小心,就被汉人抄了后路,不得不想办法突围。可以说,几支大军都陷入了一个进退不得的窘境,等到冒顿那边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消息之后,他立刻就明白,自个落入了汉人的陷阱,如果不想将匈奴的精华留在汉匈边境,那么最好就是赶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