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吕后(第5/6页)

月氏人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他们这些年日子不好过,自从击败了东胡人之后,草原上就是月氏人和匈奴人平分天下,而冒顿单于不管是因为当年在月氏人那里作为人质受到的羞辱和威胁,而是为了匈奴在草原上的霸权,都是不愿意跟月氏人分享广袤的草原的。因此,自冒顿统一了匈奴之后,就开始对月氏人进行打击,大量投靠了月氏人的部族受到了匈奴人残酷的报复,一些月氏人的贵族被俘获之后,要么被砍掉头颅做成酒器,要么就如同汉朝那边一般,将俘虏阉割,变成奴隶。

总之,如今月氏人几乎已经被匈奴人逼到了西域那边,已经有了进退两难的意思。

月氏人不能算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中亚那边的影响,他们会筑城,也会农耕,而且商业也比较发达,对他们来说,游牧算是补充,而不是全部。

也正因为如此,月氏人很多时候是对付不了匈奴人的,如今,他们甚至已经被匈奴人吓破了胆,要不是如今还能勉强支撑,早就直接跑路了!

等到月氏人跟汉人联系上之后,他们也只想着跟汉人交易,而一点也不敢想着跟汉人合作,对付匈奴。实际上,他们也是被坑怕了,上一次的时候,他们还跟匈奴合作对付东胡呢,结果,匈奴击败了东胡之后,顺便就将月氏人揍了一顿,月氏人白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几乎没捞到什么好处,因此,对于汉人这边,也颇有些顾忌之心。

好在,信任这种东西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月氏人偷偷摸摸跟汉人做了好几年的买卖,甚至还从汉人这里弄到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还有一些比较普通的技术,这让他们在应对匈奴人的时候,总算是有了更多的把握。

因此,这一次,汉室派出使者跟月氏人联络的时候,月氏人最终答应了下来,不能真的任由匈奴继续强大下去了,真要是让匈奴人得逞了,月氏人只怕比起当年的东胡人还要悲惨。

东胡人中,尚且有不少部族投靠了匈奴人,因为大家都是引弓之民,信仰、习俗什么的都是差不多的,可是月氏人跟匈奴人根本算不上同一个祖先,月氏人其实在宗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草原,在西域上活动了,他们一直担任着西域与中原之间做贸易的角色,甚至有几任月氏王还曾经朝贡过周天子。

因此,他们跟匈奴人压根不可能融合在一起,总不能真的投降全部给匈奴人做奴隶吧,他们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有了这样的前提,又见识了汉人的强大,据说汉人当初在民生凋敝的情况下,都让匈奴人无可奈何,几十年前的时候,秦人赵人还将匈奴人和东胡人撵得跟兔子一样到处跑,如今呢,中原那边的王朝再次强大起来了,匈奴人呢,只怕还真是对付不了汉人。

尤其,月氏人负责的不过就是截断匈奴人的退路,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压根不需要付出什么,只需要在听到匈奴人战败的消息之后,想办法阻断匈奴人退回漠北或者是西进西域的道路就可以了。如此,可以操作的余地就比较大了,再不济,想办法污染水源,总是可以的吧!

因此,月氏人最终一口答应了下来,当然了,他们也是提了条件的,也不敢有更多的条件,无非就是希望等到匈奴人被打败之后,他们可以继续跟汉人做交易而已。

汉人那边的好东西越来越多,月氏人可以肯定,只要能将东西运出西域,不管是汉人所说的什么大秦还是大夏,或者说是其他那些小国的王公贵族,都会喜欢那些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月氏人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他们生活得太滋润了,财富也来得太容易了,这也导致了无论是贵族还是下面的百姓,都不会有太多的血性,对付西域那边的强盗什么的,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想要对付匈奴人这种天生血脉里头就流淌着掠夺残暴因子的种族,那是远远不够的。

以前的时候,他们能够生活得比较滋润,是因为草原上部族太多,没有一统,他们可以左右逢源,尤其他们有钱有粮有技术,而且还控制了庞大的地域,可以征集起庞大的军队,一般的部族都不愿意跟他们发生多少冲突,像是匈奴人当初为了能够联络月氏人对抗东胡,连左贤王都能派出去做质子。

可是现在呢,东胡人没有了,匈奴一家独大,他们就不需要再看月氏人的脸色了,自然,月氏人就变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比起素来没有信义的匈奴人来说,月氏人对汉人就比较放心了,汉人是个典型的农耕民族,草原上又不能耕种,汉人占了也没用,而隔着个大草原还有中间的瀚海,月氏人跟汉人能够接壤的地方真的很小,而且根据祖先的记载,中原的王朝总是比较要面子的,到时候名义上臣服一下,回头就能坐收丝绸之路上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