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陈阿娇(第5/6页)

海里头最大的也就是鲸鱼,只要你不没事往海里跳,就算是海中有什么鲨鱼甚至是海怪,人家也不会没事跟海船过不去。但是陆地上呢,如今往西还是比较原生态的环境,什么老虎,豹子,狼群,各种各样的野兽都有出没。路上也没有太多能够暂时作为庇护所的营地,许多队伍只能露宿荒野,这就增加了沿途的危险。

原本一开始的时候,刘衍是想要修复当年秦人修建的直道,但是这些直道如今早就荒废了,被树木野草覆盖,想要清理出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而且之后呢,还得时时维护,然后,舒云就提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干脆一点,直接修建轨道。

在秦朝的时候,秦人就开始运用轨道运输辎重器械,但是呢,那时候用的是木轨,而且仅限于关中秦人的大本营,再往外折腾,秦人那时候已经是折腾不起了。

而现在呢,汉室如今蒸蒸日上,任何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来,那就绝不会出现什么过剩的情况,如今最麻烦的地方反而是那些大商人,有着大量的资金,却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投资。以前的时候,他们可以置办土地,而现在呢,严苛的赋税让他们只能保有最低限度的土地,要不然的话,税赋能将他们一家子坑死。所以呢,现在他们呢,年轻的一代,干脆沉迷于各种奢侈的享受,声色犬马,斗鸡走狗,什么刺激玩什么!

舒云呢,干脆就直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他们可以跟朝廷合资,修建轨道,直接修建铁轨,然后,他们可以进行轨道专营,也就是说,在一定年限范围之内,所有人使用这条轨道,都需要给他们掏钱,当然前提是,国家使用铁轨的时候,就得无条件让朝廷优先。超出年限之后,铁轨的所有权就会收归朝廷,由朝廷运营。

即便是在汉室,最赚钱的生意依旧是垄断,另外就是官商勾结。何况,这些年的时候,许多做事不怎么规矩的商人,要么直接因为兼并土地,私下隐匿人口,蓄养奴婢被问罪,还有一些在地方上头名声不好的商人直接按照规矩,被迁到了茂陵和刘衍修建的昭陵周边去了,所以,不管是比较富有远见,还是真的觉得这事很赚钱的,朝廷这边才透出了风声,一个个就恨不得用车子装着金饼和铜钱跑到少府报名。

然后少府表示,关中这边的轨道,都已经被少府承包了,你们呢,只能选择其他地方的,光是选择了还没用,还得先给少府一个保证金,保证在期限范围之内完成,要是不能完成,那么就得问罪。如果好几个人争夺同一条路线上的轨道,那么,就得通过竞价的形式来进行。

事实上,一些往比较偏远地方的轨道,已经被少府承担了下来,因为这些地方需要铺设的轨道很长,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而唯有少府,才能轻松调动这么多的人力,完成这么繁重的工程。

刘衍在朝中跟一干大臣商议了一番之后,最后除了关中的铁轨之外,优先铺设前往西域的铁轨,至于需要的人力,直接由军队,还有当地征召民夫来完成。少府的大匠会先估算出相应工程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呢,能够提前完成,就有奖励,民夫不光是奖励钱财,还有机会晋升爵位,而对于调动的军队来说,同样也可以充作军功,进行赏赐。

倒不是朝中这些公卿列侯不关心其他地方的事情,一门心思只关注西域,实在是西域那边不光是资源还有文明比较吸引人,还因为那里传出了所谓大秦,大夏的消息,在古老的传说之中,周穆王拜访的西王母就住在大夏往西的地方,何况,光是看这个翻译,朝廷上这些人都觉得,那里居住的应该是诸夏的同胞,很多人疑心是当年殷商西周,甚至是更古老的先王时代,迁徙过去的人。

尤其,在西域那边商人传来的消息里头,似乎正统的大秦,或者说是罗马人,就是黑发黑眼的形象,在汉人眼里,这自然就是同宗同种了,因此,对于汉室来说,往西真的是充满了吸引力,不管是再次与失落的同胞联系上,还是探索到先人们的足迹,都非常能够满足朝堂上这些人的需求。

当然,这些其实就是对外宣传的理由而已,真正的理由,那其实还是利益。

往西那么广袤的土地,大月氏人当初被匈奴人揍得找不着北了,逃到了西方之后,还能够建立起一个广袤的国度,而且生活非常富足,汉人对于来自西方的财富,其实也很缺少自制力。

这年头流行厚葬,每年光是埋在地底下的黄金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金矿这种东西是不可再生的,中原就这么多,谁知道往后会是什么情况,总不能轮到自己的时候,明明有着高官显爵,却连陪葬都没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