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红楼谢皇后(第6/6页)

不过这些人呢,原本就没太多影响力,所以,他们就算是有些不满,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最终也只能想办法投靠从前的老上司,希望老上司能帮他们一把,问题是人家自家孩子都顾不过来呢,哪有这么多资源去帮曾经的下属呢?

某种意义上来说,TAI祖他老人家也算是小气了,爵位又不能世袭罔替,偏偏呢,又不给这些除了打仗,其他就不会别的的老部下们别的出路,反正皇家不缺人才,尤其天下太平了,更不需要多少能打仗的人才。

舒云在了解到这些之后,顿时有些无奈,历朝历代,对武将似乎都会带有一些防范之心,别说什么勋贵一般都会与国同休,那么赵匡胤当年又干嘛去了,不是黄袍加身了吗?至于中晚唐的时候,那些军阀,不也都是曾经朝廷信任的节度使吗?说白了,一切的矛盾都是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之前他们已经吃完了分给他们的饼,现在只有眼巴巴地盯着别人,指望别人能分出一点来给自己填饱肚子,却没人想过,要将饼做大一些。

好在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算严重,但是往后,这些就是问题了,朝廷觉得给了这些勋贵几代的富贵已经是对他们仁至义尽,而勋贵们呢,觉得要是没有我们祖上奋勇杀敌,这天下姓什么还不一定呢,所以,我们想要多一点的利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样的矛盾其实是很难解决的,即便解决了,也只能是暂时解决。朝廷不能完全甩掉勋贵这个阶层,因为没了这个群体,直接与文官这个阶层对抗的就成了那些没什么根底的武将,而这些武将呢,又没有太多的战功,天然很难在文官那里占据优势,说不得日后就要沦为文官阶层的附庸了。到时候呢,又再次会进入到皇权直接与文官阶层对抗的时期。

司徒旻如今想不到这么远的事情,他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正确的,何况,他也没有真的对勋贵赶尽杀绝啊,像是贾代善,还有家里娶了长公主的东安郡王,不都是挺好的吗?

四大异姓王当年可是得了TAI祖的许诺,可以世袭三代不替的,也就是说,除非他们犯了什么大罪,否则的话,三代之后才会降爵,问题是,四个异姓王如今除了北静郡王和东安郡王承袭到了第二代,手里掌握着兵权的南安郡王和西宁郡王还都是跟TAI祖皇帝同辈的老郡王呢!这也太能活了点。

舒云对于文官和勋贵其实都没什么偏见,或者说,舒云最能够明白官僚这个阶层的德性,不管文官武将,在失去了底线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丘之貉,谁也别说谁!之所以看起来似乎朝廷内部一直就是在内乱,还是因为蛋糕不够大,也没别的事情能做了,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下面的臣子,最终,大家都是在搞平衡,搞斗争。

只是,舒云现在满脑子的想法,却因为情势的缘故,压根啥也做不成,这就让她觉得很憋屈了。她在外面无人可用,谢家这边并不想沾染裙带关系的好处,当初谢慎就告诉舒云,不要对皇帝这种生物存在什么期待,皇帝是最会翻脸不认人的生物,所以,就算她有了儿子,谢家并不会帮她夺嫡,免得将整个谢家都拖下水。如今谢家那边,除了谢慎老两口还留在京城之外,其他人,哪怕是舒云那些堂侄子,都不在京城了,在外头游学,在老家准备考试的都有,就算是入仕了,大家也默契地外放,朝堂上几乎连一个姓谢的都没有。最终,舒云能依靠的还真就只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