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厅的智慧

吃很重要 feat. 李照兴

上周和几位朋友吃饭。我们这小饭局上有两位纯正香港人,我是南粤土著,还有一位在南粤长大的北方人。所以,同为南粤北漂,我们去了那家在北京颇有名气的港式餐馆老坑记。

在座其中一位香港人是Bono,是他提议到老坑记吃饭的。在北京,大家一说去吃「茶餐厅」都会提到这家,但它其实并非一家典型的茶餐厅(老板好像从来也没这么宣传过)。Bono是做媒体的,但他其实还有更多身份,而其中一个就是茶餐厅文化的讲述者。Bono看茶餐厅的角度很特别(或者,应该说很香港人?),听他讲完以后你也许就知道,为什么老坑记、翠华、太兴这些大家熟知的茶餐厅都不能叫茶餐厅——尽管它们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茶餐厅到底怎么来的?

虽存在不同版本,但大致是:始自上世纪二次大战后的香港,50年代至60年代的交接,香港作为东西方饮食文化习惯交汇地,当华人开始尝试体会西方特别是英国人带来的饮食风,物质也相对丰裕,香港由手作式工业社会,开始变型成商贸社会——种种条件催生出一种新的阶层以至新饮食习惯。那时港人开始远离办厂式包饭的传统,白领阶层冒起,需要空间去约会朋友,又或有效又舒适地用餐。洋饮料传入,但咖啡店较为高级,并以洋客为主,华人急需一种折中的就餐方式。

茶餐厅常见的菜品都有缩写。譬如,很少人会把「冻柠茶」叫「冻柠檬茶」。

这些条件的结果,是一种奶茶文化的出现,而喝这种奶茶咖啡的场所,是最早茶餐厅的前身,通常称为咖啡厅或冰室。早年的咖啡厅及冰室对食物的供应极为有限,我曾采访过一家开业半世纪位于香港上环的海安,它就是早年的典型:除饮料外,只供应简单的面包、蛋挞、糕点——远非今天我们看到的餐牌选择。

和油多、火腿通心粉一样,奶茶应该算最cliche的茶餐厅必点之一了。继承中西合璧的特色,港式奶茶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用中式茶叶勾兑(如立顿锡兰红茶兑福将茶,前者味香,后者色浓),配三花或者荷兰黑白牛淡奶最为经典。

你觉得典型的茶餐厅是什么样的?

试想一下,约人到一间餐厅,你没有太多视觉想象,因为餐厅这个词太笼统,所指太多,因此反而一无所指。然而约到一间茶餐厅?你已闻到它的奶茶香,想象坐在卡位上的对话,看到几位“大哥”在边吃饭边讲数。所以,所谓茶餐厅文化,并不是无中生有或过度诠释,从美学、服务到菜式味觉,茶餐厅是自成一派的香港风格。

大概躲不开这个问题了:那,什么是正宗茶餐厅?

今天我们说的茶餐厅原型(是这样的):楼面不大,中间是方桌,旁边两排靠墙卡座——卡座无比重要,它基本上定义了茶餐厅的内置设计,没有卡座的都不算茶餐厅——穿着白色工作服的服务生(香港人叫伙记)有蓝色斑马牌原子笔插在胸口袋,供应简餐,这些简餐组合又会以早餐、常餐、午餐、A餐、B餐的形式写在墙上。

电影《行运一条龙》里面的茶餐厅(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最传统的茶餐厅,另有一个窗口开向街,兼营外卖小点,方便街坊邻里。上述这种经典结构,出现在到目前为止可说最能体现茶餐厅文化的电影《行运一条龙》之中——因它除有那种空间与美学结构外,讲的还有茶餐厅最重视的街坊人情。

比较常见的早餐、常餐,ABCD餐一般包括些什么?

早餐、常餐、午餐这些划分,原本用意是方便客人可作快速选择,所以可估计都是些最为寻常简单的食品,但有趣的是,习惯了之后,渐形成一种方程式或惯例,有其通用的公式,以至成为今天很多茶餐厅粉丝用以衡量该店是否正宗的标准。

早餐是有A、B、C、D等多种选择,为何四种?三种太少,五六种则太多吧,这是给有选择困难症者的最聪明及亲和经营手法。都是以一个SET的形式出现,最常见是牛油餐包、煎蛋(煎旦以所谓太阳蛋即单面煎为正宗)、火腿通心粉(火腿要切丝),再配一杯饮品(奶茶咖啡,加冰要多二元)。这个最基本组合当然可以再换别的东西,如火腿鹌列(即omelet)、牛肉意面、五香牛肉公仔面等。值得留意的是,方便面成为其中一种取代意面的食法是后来发展出来,但一发不可收拾,以至后来这种快餐食谱中,方便面上配餐肉及煎旦变成一样很主流的吃法。而当然,如果用的是出前一丁,那碗面就无敌了(管它叫“餐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