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这里吵架那里舞(第2/4页)

大唐文武不分家,朝堂太忙,李玄霸把李靖也拉了进来。

可惜长孙无忌连长安都没回,直接去草原寻找李世民了,不然他也是个好苦工。

李靖见职场险恶,吓得赶紧称病。

他打下了江南半壁江山,如此劳累,现在还不能病一病吗?

李玄霸准了李靖的病假,然后一群人带着文书来李靖家里处理公务,继续吵架、霸凌、党争。

李靖:“……”

怪不得魏徵老骂晋王殿下,晋王殿下就是朝堂毒瘤!

李玄霸不仅抓了李靖当苦力,他把老师们也抓了苦力。

特别是心灰意冷的裴世矩。

他不知道高老师他们还能活多久,但知道裴世矩的寿命。现在不赶紧把裴世矩用起来,将来多遗憾啊。

虽然裴世矩在草原上的策略都是拾长孙晟的牙慧,被长孙晟私下嘲笑画虎不成反类犬。但裴世矩对朝堂人心的了解,和对朝廷规章制度的熟悉,是朝臣中的佼佼者。

高老师等人毕竟已经退居二线编书很多年,政务有点生疏。裴世矩是能在隋炀帝弄出那一堆烂摊子时也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人才。

其实昏君暴君身边的奸臣佞臣大多都很能干,不然无法在粉饰太平的前提下把昏君暴君伺候得舒舒服服,青云直上。

所以有些大臣在昏君暴君那里是奸臣,跟随了明君就是贤臣。

裴世矩就是这样的人。

李玄霸用一句一句的“裴老师”把裴世矩捧了起来,裴世矩叹着气回到了朝堂,并主动撸起了袖子,成为对抗想要倚老卖老的隋朝旧臣的先锋。

因为李世民这次平定天下的动作太快,苏威没有投奔太多人,而是在直言进谏被杨广冷落后,直接成为了大唐的臣子。

他可骄傲了,认为自己是以大隋贤能老臣的身份进入大唐朝堂,怎么也该给个三公当当。

高颎还在想着怎么压一压这个给一点颜色就灿烂的老友,免得苏威晚节不保,裴世矩就一个大逼兜糊了过去。

两人都是隋炀帝的宠臣,都知道彼此的黑历史。裴世矩和苏威在朝堂上吵起来的时候,朝堂上的隋朝老臣都不敢说话,因为他们俩在抖对方黑历史的时候,把隋朝旧臣的黑历史顺便也抖了出来。

众所周知,昏君暴君都喜欢搜集朝臣的小道消息,疑心病特别重。裴世矩和苏威就曾经在隋炀帝身边掌握第一手的消息。

虽然这些消息不致命,但丢脸。

以前朝臣们故意用丢脸的消息转移杨广的视线,免得杨广抓到他们致命的地方。

现在他们没有了危险,来到了一个新王朝的朝堂,就不想自己的丢脸往事被其他人抖出来了。

裴世矩和苏威吵架,隋朝本来想倚老卖老的旧臣被两人在武德年间不讲武德的王八拳,误伤,纷纷撸起袖子“群殴”这两人。

李渊生病,李玄霸监国。为了让朝堂更正式一点,李玄霸还请出了母亲垂帘听政。

窦慧明在帘子后面扶额:“朝堂秩序是不是太乱了?”

李玄霸笑道:“热闹点才好。等二哥回来看到如此有活力的朝堂,一定很高兴。”

窦慧明伸出手指在李玄霸额头上弹了一下:“你就是坏心眼。”

李玄霸摇头辩解:“这和我可没关系,是裴老师的主意。裴老师从突厥那里吸取了教训,知道要分裂突厥,该扶弱抑强。所以他就在朝堂上先试试。”

窦慧明笑着叹气:“让朝堂不变成铁板一块,二郎才好做事是吗?”

李玄霸点头:“裴老师真的很厉害。我怀疑他针对突厥的计谋并不是真的不懂,只是因为杨广想要战果,所以他才急功近利。”

长孙老师的计谋只是把突厥分裂成几块,突厥仍旧存在;杨广所希望的却是灭国之功,所以裴世矩选择挑拨突厥中的强者灭掉弱者,以达成杨广所希望的“灭国之功”。

后者实际上是帮突厥统一,但明面上杨广灭掉了某个突厥部落,让突厥可汗来洛阳陪他看歌舞,十分有面子。

朝堂上在吵没营养的架,在他们吵出结果前,大概是不会说正事的。

让他们吵架也是整顿朝堂的一环,李玄霸让朝臣们继续吵架,和母亲说起草原上的事。

草原贫瘠,只能逐水草而居,中央王朝很难在草原建城,像在中原那样直接统治。

自商朝起,中原王朝对暂时还不能直接统治的地方,都采取羁縻统治,即地区自治,自治首领向中原王朝的君王称臣,随同中原王朝作战。

窦慧明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思考过朝政上的事,但她很聪慧,儿子一说,她就明白了。

窦慧明叹息道:“怪不得你和二郎说向突厥称臣者杀。中原王朝向突厥称臣,就是突厥人对我们羁縻统治了。”

李玄霸点头:“是这样。对许多人而言,无论向谁跪下,只要自己能当皇帝,都无所谓。但对一个王朝而言,开国皇帝立国太软弱,可能对百姓而言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