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千隼飞船,发布远航计划!詹姆斯:机会来了!(第2/3页)

……

很快,时间过了四十天。

反重力飞船的电子系统修正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

这一天反重力飞船通过了各项检测,并进行了新一次的试飞。

试飞测试可不仅仅是飞行,而是直接上升到太空再返回地面。

飞船的硬件已经检测过很多次,并通过了各项强压测试,基本上是不会出问题的,主要检测的还是电子系统。

试飞测试进行的非常低调。

当反重力飞船飞行高空的时候,周边也有人看到了,但他们还觉得是空舰飞碟,根本不知道是能进入太空的飞船。

反重力飞船成功上升到130公里高度,并在相应高度盘旋飞行了半个小时左右,随后成功返回了地面。

整个测试过程非常简洁,就是操作让反重力飞船起飞、进入太空,执行各项飞行任务,随后再返回地面。

相比光压发动机来说,反重力飞船的起飞和降落就太容易了,甚至看起来比空舰飞碟还要平稳。

这主要是因为反重力飞船使用的是霍尔推进器,动力没有那么充足,加速相对比较慢,但吸收改进了平衡系统,也会让其运转变得更加稳定。

在进行了一次太空测试以后,只过了三天时间,飞船就进行了下一次的测试。

连续的测试、连续的修正……

在一个月时间内,反重力飞船进行了七次飞行测试,后面三次都由飞行人员驾驶,其内部电子系统也慢慢变得更加完善。

最后一次测试,反重力飞船直接降落在了天航基地。

王浩观看了飞船的降落过程,不由感慨空天母舰确实需要小型飞船,反重力飞船相比来说就要灵活太多了,其降落过程甚至比战斗机还快速、稳定。

当盘旋在空中的时候,也显得非常灵活多变,可以自由朝着各方向飞行。

这样的飞船才适合用于登陆星球执行任务。

下一步就是让反重力飞船和天航01进行对接,电子系统的对接已经完成了一半,后续还要让反重力飞船稳定降落在天航01的飞船舱。

之后天航基地对于反重力飞船进行了各项检测。

在确定没有问题以后,航天飞船公司一行人,就和航天局一方敲定了合作协议,初步的协议是订购四艘反重力飞船,飞船代号确定为‘千隼’。

另外,还订购十艘只有超导电池和霍尔推进器,并有着特殊功能的小型飞船。

这些飞船是用来执行太空中的任务,有的甚至是一次性用品,专门用于释放探测器使用。

合作协议敲定的订购总额高达153亿,其中千隼飞船每一艘价格为27亿。

千隼飞船,最大的成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另一方面是制造过程。

其中材料成本是大头,不管是内部的超导材料还是外部的涂层,牵扯到航天所用都会非常昂贵。

不过材料成本也是内部消化,大额的材料都采购于超导材料公司和湮灭科技公司,两个公司提供的高端材料,就占用了8亿以上的成本。

即便如此,航天局方面依旧能赚到一笔不菲的利润。

当然,27亿购买千隼飞船绝对不贵,但航天局方面也只能对内销售,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可不是独自研发的,甚至说,都是王浩旗下机构提供的。

超导电池、横向反重力,两项核心技术都是王浩带队研发的。

所以能实现一定的利润,也绝对可以接受了。

这项合作对于航天局也非常重要,之前他们的各项研究,可以说没有任何收益可言,经费全都靠财政拨款。

现在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也让航天局的发展有了新的未来。

他们可以把主方向定在小型飞船研发上,就能依靠所实现的利润,再源源不断投入到研发中。

在资金的支持下,技术才能提升,技术提升了才会有竞争力。

双方合作最终签字的是朱老师。

实际上,朱老师已经过上了退休生活,但航天局还没决定新负责人,他也就代表航天局签署合作协议。

在完成签字之后,朱老师对陈佳禾感慨的说道,“以后就靠你们了。”

“我是老了。”

“现在想的就是过一下退休生活,轻轻松松,自由自在。”

“天航一号,已经有了远航计划,我们也有名额吧?佳禾,一定要选派年轻人参与。”

“时代在进步,航天局也不能止步不前,人员选派上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真就其他部门看了笑话。”

“到时候,谁不服,都让他们来找我!”

最后一句说的铿锵有力,这也是他唯一能为航天局做的事情了。

……

千隼飞船的测试达到了标准,航天飞船公司也敲定了远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