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遇孔丘,请陆子入齐关!(第2/3页)

直到在监察署中和陈天华一番交谈,又与老师一番论道,这才醒悟了过来,知道当时自己的想法是何其的可笑。

一边缅怀,陆煊一边叹了口气,舌绽莲花,口吐道音:

“汝认为,人生来仁义,本性仁义,看似堂皇,实则迂腐!”

孔丘色变,身后七十二徒亦色变,都猛然抬头,看向这位周身幽幽暗暗,头顶百里华盖、身绕莲花、仙葩等异象的少年。

陆煊不为所动,继续道:

“如今世道,不说礼崩乐坏,但也差不多了,譬如那齐桓公,屠百城,杀万万民于野,这是仁义么?这非仁义,但他这个非仁非义之辈却高居国君之位,却为当世霸主之首!”

“若仁义是人之本性,岂会如此?你去教那齐桓公仁义,他会听么?他只会持刀,斩掉你的头颅!”

孔丘神色阴晴不定,没说话,只是做了个礼,恭而听。

陆煊轻叹,继续道:

“天地万物有它本来的规律,这,我是和你说过的……且看。”

说着,他震荡自身躯壳上密布的【德】,信手从百里华盖之上摘下来浩浩云雾,捏在掌中。

旋即,云雾变化,拟为日月星辰、禽兽飞鸟等景色,翻滚不休。

陆煊道:

“日月星辰,散发光泽,运行周天,飞鸟禽兽,物竞天择,花草树木,挺立于天地间,这是自然,我师之道,便是奉行一切自然,一切无为,汝则是认为人生来当要仁义,而我所奉之道,虽是我师之无为,但无为者,无不为,无不可为!”

他的声音动荡苍穹,响彻雄关,振聋发聩。

陆煊一言一语,在德行的加持之下,都化作种种玄妙,通达此间人心!

他继续道:

“人之天道本性,绝非仁义,故此也会衍生出种种争乱,会使大地之上浮现乱象,兵戈相交!”

“汝奉行仁义,这自然是好的,当非是让人遵行本性,因为人之本性便无仁义二字,而是要以仁义去制定规矩,让人人都在遵循自然的同时,又有仁义来规范言行!”

孔丘似懂而非懂,抬头,呆呆道:

“您的意思是……?”

“吾之所愿,为天下清,汝之所愿,为天下仁义,此有不同,而又无不同,但这两者都有一个前提。”

陆煊静静抬头:

“以无为而无不为,以我之身,镇天下之不清,以汝之身,镇天下之不仁义,当是时,天地自然我来定,天下为之清,万物为之仁与义。”

秦穆公险些没坐稳,险些从车辇上栽倒了下去。

孔丘错愕,心神震动:

“人非生来仁义,而我可使仁义生来自然……是此理否?”

“然也。”陆煊抬了抬眼睑:“齐桓公倒行逆施,致使遂国礼崩乐坏,屠戮百城,我此去,便为杀之,以儆效尤。”

说话间,他施施然起身:

“杀之,或不可使齐地为之一清,但至少会比以前好,至少会有很多城免于屠刀,很多人都会活下来!”

“齐桓公,何其不仁!”

大音希声,却又震动这片天地,震动雄关。

陆煊凶然侧目,直视三千米高的雄关,直视其上的十万军,呵问道:

“尔等,欲拦我乎?欲拦万物之清乎?”

‘咚!!’

雄关震荡,自然而然的分裂,让出了一条路径来。

而雄关之上,道音震耳欲聋,那位手持长戟的大将先是茫然四顾,但旋即,在恐怖【德行】的冲刷之下,一跪而下。

“请……”

他轻声道:

“请,陆子入关!”

十万悍卒放下弓刀,亦匍匐,亦齐声,此声浩浩:

“请,陆子入关!”

浩浩声中,陆煊头顶华盖暴涨,从百里之相,增长为千里之相!

他又侧目,看向孔仲尼,复而论道。

于雄关让路之前,于十万军卒匍匐之下,于千般万般异象浩瀚之中。

陆煊与孔子又论道千句,句句真理,字字珠玑。

千句过后,孔丘先大拜,旋即正身,恭敬道:

“学生明白了!”

话音才落,他身上绽放光华,震荡周室之浩浩山河!

随之震荡而去的,还有孔子的话语:

“学生明白了!”

大音从此地响彻至临淄,又从临淄荡漾至于诸侯国,最后汹涌于洛阳城上!

洛阳城里,周天子出明堂,呆瞧天穹,轻声感慨:

“天地又出大德了啊……可惜,非我周之大德啊!”

说着,他闭目叹息。

而齐地雄关之前,【德】加于孔仲尼之身,身后的七十二弟子都齐声恭贺,秦穆公则是目瞪口呆,茫然四顾。

陆子论道,论出了一个大德来?

这孔仲尼,竟有如此天资,听千句话语,便就成大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