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白纱(第3/5页)

崔冶愣愣的看着他,意识到孟昔昭在说什么之后,他脸上的粉红,顿时变成了艳红。

这、这么快?!

他们还没……还什么都没准备呢,未告知高堂,未拜过天地,更未清扫干净障碍……

崔冶心里是既激动,又忐忑,他不禁询问:“二郎,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

孟昔昭:“我知道啊。”

他嘿嘿笑着,对崔冶勾了勾手,然后亲密的凑过去,在他耳边耳语一番。

在听的过程中,崔冶从神情激荡,到表情凝固,再到面无表情,最后,孟昔昭还直起腰,对他求夸奖:“怎么样,我这个主意好吧?”

崔冶保持着最后一点的假笑:“好,真是好极了。”

……

在最热的日子里,这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应天府。

上一回崔冶回来,他们那个送亲队伍只有几百人,而如今,这是一个凯旋队伍,不,应该用军队来形容他们,四千精兵护送着前方的战利品和众人,城门一开,听说了消息的百姓们顿时乌央乌央的跑过来,朝他们扔鲜花绢帛,有的还扔干粮点心,孟昔昭清晰的听到某个侍卫嗷的一声,等他打开窗户看过去,就看见那个侍卫吃痛的捂住自己的额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吧。

南诏被打下来了,最高兴的人是天寿帝,其次就是这些百姓,战乱结束,往后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詹不休因为打头走在最前面,而且骑着高头大马,而且又是这样一个英俊的酷哥,惹得道路两旁春心萌动,就属扔到他身上的帕子最多。

好在这不是百花街,不然肚兜可能都飞过来了。

谢原也不差,他虽是文官,但因为是后加入的,而且他不愿意搞特殊,所以这一路也是骑马回来的,看见这凯旋的队伍中还有如此温润的郎君,未嫁的小娘子们几乎要激动的昏过去,要不是里面还混着官兵,她们都想冲下来,问一问他有无婚配。

这俩人吸引了大部分的火力,看得孟昔昭满心羡慕。

他眼巴巴的看了一会儿,然后扭过头,问崔冶:“你说我要是也在下面骑马,是不是也有很多女孩想要嫁我啊?”

崔冶闻言,盖上茶盏,对他笑得极为好看:“哦?那二郎想娶几个?”

孟昔昭:“…………”

0个,野花哪有家花香呢。

……

按规矩,大军凯旋是要让百姓们观看的,因此迎接他们的人,并没有等在城外,而是全部站在东华门之前,外面的集市也不让摆了,全都撤出去,给凯旋队伍腾地儿。

远远的,看见这群人慢慢走来,看清了他们身上、还有马车上面挂着的红红绿绿,闫相公不禁感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代的年轻人,终究是起来了啊。

他还只是感慨,而他后面的尚将军、耿枢密等人,就有点冒汗了。

詹不休…………

他俩全都死死盯着前面那个骑马的年轻人,心里各自盘算着事情,一旁,三司使邱肃明,今日也出来迎接凯旋队伍,他看着这俩人,心里嗤笑一声。

看吧,不能做亏心事,做了,就容易被鬼找上门来。

你说你们做都做了,还不做绝一点,这不,让人找到机会,卷土重来了。

邱肃明一向看不上武将,连带着也看不上跟武将们混在一起的耿文锦,同时,他认为,这个詹不休,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武将在朝,想要混出名堂来,就必须抱团,必须讨好文官,不然打仗打再好,皇帝也不待见他,詹不休要是聪明,肯定就要放下仇恨,去结识其他人,而他要是不聪明,那不就更不用担心了吗?单单天寿帝,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邱肃明只顾着在心里奚落别人,根本就没注意到,下马车的人里,有个戴着白纱的女子,她站在人群当中,由关娘子护着,前方又是一群肌肉虬结的军汉挡着她,因此,几乎没什么人发现她的存在。

但她,可是一眼就看到了几乎没什么变化的邱肃明。

当年,苏知府请邱肃明过府喝酒,当时娘子年幼,跑去前院,她也跟着跑过去了,只是看了一眼,当时,她未留心,可在年岁稍长一些之后,她立刻就把这人想了起来,从此,就再也忘不掉了。

两百万两,一百九十五万两,这个数字,要不是孟昔昭告诉她,她根本就不知道,当年罪名定的太快,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走上了流放路,具体事由,根本没人告诉她们。

戴白纱,是孟昔昭的要求,这一路他都要求她戴着,同时,整日都在吃补品,什么人参燕窝,跟吃饭一样的吃,孟昔昭的本意,是不让大家看出来她的容貌变化,而此时,倒方便了她遮掩自己的表情。

关娘子第一次来应天府,正有些紧张的时候,她的余光突然看到苏若存紧握起来的双手,她本就瘦弱,这一紧绷起来,手背都发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