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4/5页)

可是六阿哥的生母又是皇贵妃,佟国维那家伙可是老狐狸,兵部的人并不想招惹他。

兵部的人好说歹说劝了胤祚,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兵部派了两个人在火器坊值守,同时又派了一个书吏记录火器坊的东西还有研究进程。

……

木兰围场,晚间篝火宴会结束,康熙洗漱完毕,靠坐在榻上看京城的书信和折子。

康熙:“胤祚来了折子,说是要改良火器,在胡家圈弄了个火器实验坊,嗯,难道这佟安瑶的天赋遗传到他身上了?”

梁九功站在一旁不出声。

“梁九功,你说呢?”康熙将信放在一旁。

“啊!”梁九功回过神。

原来康熙刚才是问他。

梁九功顿时满脸堆笑:“皇上,奴才觉得您说的有道理,六阿哥脑子活,以前还以为他对医术有兴趣,没想到现在转了方向。”

“哼……他的医书一直没放下,朕已经嘱咐太医院那群人,不能教他医术方面的东西。”康熙冷冷道。

梁九功觉得康熙这念头注定要落空,堵不如疏,六阿哥对医术有兴趣,皇上再怎么阻止也没有,更不用说六阿哥身后还有佟主子撑腰。

康熙:“等一会儿,你给兵部拟旨,让他们给小六便利,朕觉得他身上若是有佟安瑶的两分运气,将火器研究出花样出来,也算是大功一件,到时候朕给他封个亲王。”

梁九功躬身道:“这些要告诉六阿哥吗?”

亲王!

就算是大阿哥、二阿哥也只是郡王,看来皇上还是看重六阿哥的。

“不用,就当给他的惊喜。”康熙摆摆手,忽而发笑,“不过就算朕忘了,佟安宁也不会忘记,肯定会求朕的。”

梁九功点点头。

康熙继续看折子,根据京城中的情报,十七佐领的俄罗斯兵没有为难胤祚,胤祚去的当天,佟安宁以胤祚的名义,送了五箱糖和肉,还有两车酒,弄得十七佐领处跟过年似的,胤祚陪着一起吃了一顿,和十七佐领的人算是搞好关系了,十七佐领的人都喊胤祚“六爷”。

康熙又拆开了佟安宁的信,佟安宁恰好说到这件事,说到“六爷”这个称呼,康熙能感受到佟安宁字行间的看热闹心态。

“真是的,都多大年纪了,看着还不稳重。”康熙笑叹道。

梁九功这下不敢应声了,怕之后佟主子算账,康熙推他出来。

……

九月底,康熙从木兰围场归来。

今年是皇太后的六十岁寿诞,康熙命内务府大办,他也不能耽搁了,所以提前归来。

康熙回到紫禁城后,先去给皇太后请安,回到乾清宫后,宫里宫外的阿哥纷纷去给他请安。

双方沟通完感情后,康熙开始考校儿子们的功课,不管是成亲的还是在上学的,都逃不了。

大阿哥、二阿哥他们等人进宫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在确定康熙从木兰围场启程时,已经开始温习功课了。

当然有人注定要吊车尾,在大孩子中,十阿哥没辜负大家的期待,仍然稳坐最后一名,康熙已经放弃纠结十阿哥的功课了,耐着性子勉励了十阿哥两句。

突如其来的关切,让十阿哥有些受宠若惊,挠了挠头,“皇阿玛,我回去后一定认真念书,争取下次再进步。”

不让皇阿玛失望,他保证不了,但是他回去后努力些,争取进步些。

康熙愣了一下,看着自己最高大的儿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嗯,朕相信你。”

心中想着佟安宁心中说的鼓励教育也不错,以后可以多用些。

十阿哥面上更欢喜了,心中想着回去后和额娘还有妹妹说一声,他这次没被皇阿玛训。

鼓励教育适用于十阿哥,不代表康熙愿意其他人也享受,九阿哥还有五阿哥又被训了,尤其九阿哥承受的训诫更多。

说起这两个孩子,康熙心中气不打一处来,十阿哥那是真憨,而九阿哥、五阿哥这里纯粹是太偏科,五阿哥成亲后,性子变得沉稳,偏偏九阿哥这里颇有死性不改的兆头,从小到大,一直偏科,文章写的乱七八糟,只对算术赚钱有兴趣。

若是说有母亲的影响,可是宜妃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就是胤祚也没有受佟安宁的影响。

等到康熙考察完,时间已经到傍晚了,康熙挥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众阿哥见状,送了一口气,纷纷向康熙行礼准备告退。

就在众人转身之际,七阿哥发现胤祚并没有动,轻声提醒道:“六哥?”

胤祚冲他淡淡一笑,在七阿哥一头雾水中,然后朝康熙的方向拱手一拜,“皇阿玛,儿臣有事相求。”

大阿哥、二阿哥他们一听,立马停住了脚步,精神奕奕地看向胤祚和康熙。

康熙挑了挑眉,负手道:“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