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3/5页)

至于结果,当天并没有下决定,康熙还需要和大臣们商议。

胤祚后来和佟安宁说了这事。

佟安宁一听,感觉这模式有点熟悉,不就是上辈子中考时的体测加考试吗?

胤祚:“额娘,您觉得皇阿玛会赞同儿子的想法吗?”

佟安宁:“不管他赞不赞同,额娘觉得你这种想法挺好的,那些宗室如果觉得宗室科目难了,大不了可以去参加科举,又不是没有其他的路。”

“……对啊!额娘说的有道理。”胤祚眼前一亮,之前离开乾清宫时,皇阿玛教训他做事缺少分寸,质问他,如果宗室科目如他说的那样,岂不是宗室子弟出路更少了。

胤祚决定回去后,将给康熙的折子中加上这一句。

……

康熙那边很快就接到了各位阿哥的折子,看到胤祚的折子时,眼睛微微眯起。

好家伙,胤祚挺贴心的。

表示可以给宗室子弟两个选择,如果不愿意参加宗室科目,可以参加科举,取的功名后,也可以得到爵位,不过因为科举难度比宗室科目低,所以爵位也要低些。

康熙:……

这种选择有什么用!

康熙揪着胡须,一脸惆怅。

还是年轻啊!

胤祚这方法虽然看着挺好的,但是没有大局观,如果推行下去,可能不仅收不到成效,而且可能引起动荡,他倒是说的满足了,但是不适合现在的局势。

不过到可以修饰一番,先试探一下民意。

……

很快朝堂上就传出康熙因为对去年宗室科目的成绩不满意,有意废除,也有传言说,康熙有意加大难度,将宗室科目的难度弄得高于科举,也是三年一考,凡是考上的人就能分到爵位和官职……

不管是那种结果,都让不少宗室子弟炸毛,纷纷寻求关系想要上达天听,确定康熙的心意到底是哪个?

佟安宁也听到相关谣言,再加上前两天胤祚给她说的话,就知道外面的谣言是康熙弄得。

朝堂上吵了一个多月,在八月的时候,终于确定了相关政策。

宗室科目不废除,增加骑射项目,同时增加宗室科目试题难度,但是不需要拔高到科举的难度,适宜即可。

同时对于宗室科目的考核选拔也会更加严肃、慎重、公正,以科举的态度对待,如科举一般,所有回避、覆试、磨堪等政策都认真实行,各种处罚条例也紧随。

这结果让宗室子弟松了一口气,不管如何,这结果要比之前谣言的传的好多了。

……

中秋节后,康熙照例前往木兰围场,这次茉雅奇也跟着去了,随行带了十几个文澜学院的学生一起去,而胤祚则是被留在了宫里,康熙为了防止他无聊,还给他派了活计,让他接手一下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的事务,暂领佐领的职位,罗多珲从旁辅助。

佟安宁觉得康熙这些日子看胤祚不顺眼,故意难为他的。人家罗多珲干的好好地,直接让胤祚空降,这不是难为人吗?

主要是这个镶黄旗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的人员有些特殊,又名俄罗斯佐领,里面都是归顺的俄罗斯人,驻地在京城东直门内的胡家圈胡同,人数也不多,就数百人。

佟安宁听说后,对这支高眉深目、红鼻子、蓝眼睛的俄罗斯队伍好奇,因为她进宫的时候,十七佐领还没有成立。

这些年也是存够了俄罗斯俘虏后,才成立的佐领,还是上三旗的地位,对比现在全球的俘虏,已经算是不错了。

听说十七佐领的人和其他满洲八旗的旗人一样,都以当兵为职业,擅长火器,经常承担枪支教习的职业,也有一些担任俄文翻译的职能。

佟安宁也好奇胤祚现在的个头站在十七佐领的兵丁面前,会不会气虚?

不过推测康熙将十七佐领的人交给胤祚,就是为了看他变脸。

想着一个穿着清装的俊秀高冷少年站在一群同样穿着清装,留着辫子的西洋大兵面前,佟安宁就想笑,不知多少次可惜现在照相机没有发明出来,否则就能看到了。

听说和十七佐领的人见面当天,七阿哥和八阿哥还有五阿哥,也跟着胤祚去长见识了。

十七佐领的兵之前大多是沙俄的俘虏,也没有那么多兵油子,在胤祚面前还算恭敬,并没有给他难堪。

胤祚看了看十七佐领的兵所用枪支后,想将火器武器提升一下,直接自掏腰包在胡家圈弄了一个火器坊,弄得兵部的人头疼不已,毕竟火器也算是管制物品,哪能由着人自产。

六阿哥虽然是皇子,可是他现在这动作,也算是私造火器。

这是可大可小,看皇上的态度,他们身为臣子又不能不管,虽然知道六阿哥不会谋反,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火器坊弄得武器不消息流到外面,造成了恶劣影响,他们兵部也是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