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工人公会的成立(第3/3页)

寒窗苦读换来了功名,却过得紧巴巴,自己吃着咸菜,看着别人吃肉。

加上手中的权力,这明显已经有些畸形了。

想到这里,朱英觉得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一下了。

当天夜里,朱英便就来到了乾清宫和老爷子开始聊起了改制的事情。

还有关于官员俸禄提升的问题。

“大孙说的这些,目前确实是这么一个情况,把官员的俸禄提高,也应当要实行了。”

朱元璋听完大孙的介绍后,思索一番点头答应。

之前对于官员俸禄的限制,是因为大明的国库非常的紧张。

加上一旦有什么灾荒,就需要朝廷这里赈粮,所以能够节约的,自然要全部的节约下来。

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单单是今年夏粮的征收,就已经完全的超过了大明去年一年的岁入还多,而且这种倍增,显然在秋季收税的时候会更高。

商业的赋税进项,如今也是非常大的一块,在大孙的操办下,是一个季度清算一次。

核算下来每个月都有近三百万贯宝钞入库。

如此下来,一年便就是三千多万贯的宝钞。

曾经大明的国库,每年都要发放一两千万宝钞来维持运转,现在不仅不要发放,还有多余的可以回收。

其实作为一个国家,每年的收益属于正数,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否则年年亏损,到了后面连官员军士的俸禄军饷都发放不出来,那就是巨大的隐患了,一旦有什么问题,便就是国运震荡。

“大孙想把各等级官员的俸禄,提升多少呢。”朱元璋开口问道。

朱英想了想回道:“提升三成。”

朱元璋有些皱眉:“三成会不会少了点。”

朱英解释道:“孙儿的意思,对于官员来说,提升的情况不应该全部都表现在俸禄上。”

“孙儿的想法是,可以多多加上一些其他的福利,或者说是赏赐。”

“比如像是官员,如果一个月内没有任何迟到的现象,便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奖赏。”

“像是在吃食这边,在每个衙门设立单独的食堂,食堂的酒菜肉食,全部都由朝廷来负责提供,这便把官员吃饭的问题给解决了。”

“包括每个季度,发放新衣,官员的子孙,可以免费就读朝廷设立的学府,所有的伤病所耗之钱财,无论大病小病,都由朝廷负责承担。”

“不以提高俸禄为目的,但是要更加全面的保障官员的生活所需,如此孙儿觉得,才算是真正的让那些清官,有了更多为朝廷效力的心思。”

朱元璋听完之后,顿时就感觉这个主意不错。

保障了福利待遇,让官员们的心思不在钱财之上,如此才可真正养出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