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二零一八·秋(第2/3页)

有人问到地方了住哪里,还有人问饭菜好不好吃,训练费用由国家出,那食宿费呢?生活上的其他开销呢?

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农村出身的比较多,不娇生惯养,家庭条件也不会太富裕,不然哪舍得把孩子送到武校来受罪。

肖一洋去年已经组织过一次选材,自然明白他们的顾虑,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

又接连回答了好几个问题,终于没人再有疑问了,肖一洋又鼓励了大家一番,然后就坐回到座位上,拧开矿泉水瓶盖灌了一大口水。

喝完水,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身后。

少年安静地倚着椅背,低垂着眉眼,神色有些恹恹的。

“无忧,不舒服吗?”

“没。”杞无忧抬起眼皮,坐直了身体。

其实他有一点晕车,犯恶心,喉咙口发酸,处于一种想吐但又吐不出来的状态,不过还没有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每次坐车基本上都会这样,他习惯了。

见肖一洋什么都没说转了回去,于是杞无忧又半阖上眼睛。

“呲──”他忽然听见了背包拉链拉动的声音,没过几秒,就感觉到有人走到他身边,停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杞无忧有些烦躁地睁开眼。

眼前出现了一个蓝色包装的盒子,上面有晕车贴的字样。

他一下怔住了。

“你好像晕车?”肖一洋站在他座位旁,拆出一片晕车贴来递给他,语气关切,“看贴上会不会好一点。”

迟顿片刻,杞无忧动作机械地接了过来,嗓音干涩道:“谢谢肖教练。”

“要喝水吗?”

杞无忧摇摇头。

贴上晕车贴后,也没比刚才好多少。喉咙口连带着胸腔还是不舒服,憋闷,像堵着什么东西,但或许是心理作用,他觉得没刚才那么难受了。

“吃不吃糖?”肖一洋又递给他一块陈皮糖。

杞无忧乖乖接过来,拆开糖皮含进嘴里:“谢谢肖……”

“行了行了,别谢了,要真这么客气,以后要谢我的地方可多着呢,根本谢不完。”肖一洋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杞无忧坐在第二排靠窗的位子,一上车就能看到的显眼位置,进出都很方便,不知道为什么旁边一直没人坐。

肖一洋估摸着,也许是这小孩看起来不太好惹,刚和他搭话时,防备心理也挺重的。

他生了副高眉骨,薄薄的单眼皮,抬眼看人时眼神像刀锋似的冷而沉。嘴唇也很薄,平直的嘴角微微向下撇,显得有些凶戾,再加上又总是面无表情的样子,简直要把生人勿近的气场写在脸上,拽得要命。

肖一洋当教练这么多年,对于这样的小孩,自有他的一套相处方法。

“无忧,感觉好点了吗?”

杞无忧点了下头,声音低低的:“好点了。”

“晕车是挺难受的,”肖一洋说,“我有个朋友也晕车,而且特娇气,选择性晕车,只晕便宜车。每回一坐我的车就晕,像法拉利啊库里南啊,坐这种车倒是从来没晕过。我觉着他晕车这毛病还挺针对我这种穷人的……”

听得出肖一洋是想讲个笑话转移他晕车的注意力。他讲话的口吻也的确挺好笑的,杞无忧扬了下嘴角:“肖教练,你是东北人啊。”

之前聊天没听出来他是哪儿人,现在听出来了,东北的。

这收放自如的东北味儿,很神奇。

“啊,”肖一洋一乐,“才听出来啊?”

又聊了会儿闲天,见杞无忧没刚才那么防备了,肖一洋才开口问:“刚才他们都问问题了,你呢,有什么想问的吗?”

杞无忧微蹙着眉思索了一会儿。

他没滑过雪,没去过南京北京,更没出过国,对即将到来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与困惑。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他不知道,以前从没想过,考虑最多的是会上哪所高中。

“肖教练,我以后还能上学吗?”他问道。

肖一洋笑了。

从第一次见到杞无忧开始,这小孩就一直冷静沉默得过分,现在终于问了一个符合他年龄的、略带孩子气的问题。

“当然能啊,努力滑出成绩,以后就能保送到好大学。我们先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儿,要是能拿个冬奥冠军,清华北大都抢着要你。”

于是杞无忧放下心来,清华北大他倒没想过,得知以后还能有学上就很满意了。

他并不知道肖一洋的此番言论属于画大饼,这人对谁都这么说。

下午抵达训练基地,南京旱雪馆。

国内的雪季尚未到来,第一阶段的训练就先在旱雪上进行。

除了肖一洋,这里还有好几位教练,他们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

教练看了一眼杞无忧身体的各项数据说,挺好,不过有点瘦,还需要增重增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