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人心(第2/4页)

萧暥低咳了声,赶紧指着山下一行驱车赶路的人道:“云越,你说这些人要去何处?”

云越顺着他所指看去,看到见高坡下不远处,有一支七八人的队伍,随行有两部驴车,车里似乎装着货物,正匆匆地往南而去。

一般来说,日暮不远行。太阳都快下山了,就算是商贾也要找客栈落脚休息,可这些人却行色匆匆,颇为不寻常,不知要到哪里去?

而且这些人男女老幼参差不齐,也不像是商贾。

“云越,去打听一下。”

云越道:“主公,不必了,你看。”

***

驴车颠簸,魏瑄勤快地帮他们把散落的货物搬上车,码严实了。

一个青年把竹筒递给魏瑄,“小兄弟,刚才多谢你了,歇口气。”

魏瑄也不客气,接过来灌了几口,大咧咧抹了把嘴坐在路边。根本看不出是个王孙,倒像是山野间的游侠剑客。才三言两语的工夫,他已经和这些人熟络了。

“老伯,我瞧这田中庄稼长势正好,你们为何要走?”

一个看似族长的老者长叹了口气道:“孩子,我们也不想走,再不逃就没命喽!”

“又闹山匪了吗?”魏瑄问。

“比山匪更凶,是兵祸啊!”老者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恐惧之色,“山贼也就打家劫舍,但这兵祸一来,那是屠城屠村!”

“乡里都传遍了,北宫达的儿子死在了襄州,北宫达手里有百万军队,早晚要血洗襄州,给儿子报仇!”

老者扶着拄杖站起身,“天都快黑了,走罢!”

旁边的青年牵过驴,不舍地望向远处的青青稻田,“这地里的春苗刚种上不久,等过上半月,地里都长满草了。”

老爷子急得用拄杖狠狠顿地:“你懂什么,再不跑,北宫达屠了襄州,你坟头的草都几尺高了,哪还管田头的草!”

魏瑄眼疾手快地上前搀住了老者,道:“老伯,我就是从南边来的,知道一些消息。”

“北宫皓是因私仇被皇帝的弟弟魏瑄所杀,和萧将军无关,更和襄州百姓将士无关。萧将军已经押解魏瑄上京了,由陛下亲自处置,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不会连累雍襄百姓。”

老者听后连连摇头,“就算是皇帝的弟弟又怎样?北宫皓还是北宫达的长子!杀子之仇,匹夫尚不能忍,何况是诸侯!”

魏瑄心中一沉,知道不必再劝。

北宫达虽恼怒长子被杀,其实却并不会真的发兵。

一旦出兵就等于剑指天子,北宫达不愿担这骂名,他境内的世家大族也不会支持他打这场仗。

而且,王侯之家,亲情本就淡漠。北宫皓的死也为北宫敏成为世子扫除了障碍,正中了俞珪等谋士的下怀,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北宫敏推上世子位,也不会建议北宫达出兵。

所以,此事的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天子重责晋王,让北宫达全了面子,再加封北宫氏一族,萧暥从北境退兵,割让一两座城池,虚荣加上实际的好处,此事就这样了结。

这是皇室、诸侯、世族、谋士之间博弈的结果。

但老百姓不会理解这些。

他们的的想法很质朴,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岂有不报的道理?北宫达拥兵百万,萧暥是挡不住的。

到时候襄州血流漂杵,还不如趁着北宫达大军未到,赶紧逃离。

残阳照着陇间一片青青稻田,车声已辚辚远去。

魏瑄站在田埂间,望着他们扶老携幼又一次踏上了背井离乡之路。

乱世漂泊,日暮途远。

一只渡鸦掠翅飞过稻田上空,漆黑的羽翼遮住了稀薄的斜阳,在田间投下一道怪影。

***

营帐中

云越道:“主公,谣言再传播下去,逃离襄州的人怕是会更多。主公需立即下令,任何胆敢传谣者立斩。”

“没用的。”魏瑄道,“这不是谣言。谣言可以澄清,但北宫皓确实死于襄州。至于北宫达会不会因此发兵南下,云副将,你能保证一定不会吗?”

“这……”云越看向萧暥,“主公?”

萧暥凝眉,魏瑄说的没错,纸包不住火,北宫皓之死早晚会传遍襄州。

他只是奇怪,黄龙城之战结束不到五天,连他的军报都还没送到大梁,民间的消息怎么就传播得那么快?竟比他的军报都要快!

难道是有人在刻意散布消息?同时还顺便释放出一个信号:北宫达要屠襄州为子复仇。以引起百姓恐慌。

襄州百姓原本都是避乱而来,他们历经过无数兵祸与屠杀,早就是惊弓之鸟。禁不起惊吓。

“主公,现在正是四月农忙,百姓都跑了,田地谁来种?”瞿钢心急火燎道,“撇下半个月,地里就长满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