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战略+番外(第2/6页)

萧暥眨巴着眼睛,这座冰山怎么突然对他这么好。

“对了,西陵,昨晚上你去追击的是什么人?”

魏西陵道:“北狄人的残部,为首叫做赫连因。”

谢映之微微扬眉:“赫连因?”

“先生知道此人?”

谢映之眼中掠过洞悉之色:“只是有点印象,他说了什么?”

“赫连因扬言统一十八部,南下中原。”魏西陵说着静静看了眼萧暥。

当时隔着火墙,阿迦罗张狂道:‘他是我的人,哪怕踏平九州,我也要把他夺回来!’

炙热的恨意隔着火焰,在他琥珀色的眼眸中熊熊燃烧,像一头孤独又桀骜的野兽。

魏西陵面色沉冷了几分,转而问,“阿暥,你可与他见面,交手过?”

萧暥一脸懵逼,他什么时候惹过赫连因?

不过赫连因这个名字他倒是有印象。

《庄武史录》里写到,武帝驾崩后不久,北狄大单于赫连因联合各蛮族入侵中原,只是战况怎么样,结果又是如何,他已经不大记得了,但也有可能何琰根本没有写。

“三十年后,赫连因挥军南下,中原沦陷,尽成胡人之牧场,百万衣冠南渡。长江防线将成为帝国最后一道屏障。”谢映之说罢静静看向魏西陵。

将军气宇轩然,风华正盛。

可是几十年后呢?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即便是战神,他能够坚守长江防线多久?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他终有年华不再的一天。

谢映之道:“虽说境中所见皆虚妄,很多前因已经被改变,但也不能不防。”

三千世界,诸多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

萧暥不清楚谢映之所说的溯回之境到底是什么。但他想起了历史上的永嘉之乱。

中原沦陷,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生民流离。历史有时候惊人地重合。

按照《庄武史录》,三十多年后他萧暥早就身陨骨销了。只剩下魏西陵将独自支撑起这破碎的帝国。在山河飘摇之际,为万兆黎民遮蔽风雨。

长江防线将成为帝国最后的防线。他们的家也是所有人的家。

他心中狠狠地抽痛了一下。

即使将军双肩似铁,又如何在垂暮之年,一人支撑起这风雨中飘摇破败的河山。

他更不敢想象,一旦被攻破,胡马渡江,永安城,甚至整个江南要被战火夷平。

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云越,拿地图来。”萧暥断然道。

现在他已经拿下了凉州,击败了北狄王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

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接下来的战略,未雨绸缪。

现在布局一切都还来得及。时不我待。

云越吩咐人搬来了一张矮几,置于榻上。展开地图,天下之局势一目了然。

谢映之将一块糕点置于左上方的戈壁荒漠,道:“此番王庭之战,我们已经摧垮北狄王庭主力并五大部落的人马,但是大漠以北,还有八个部落。”

魏西陵道:“清早我率军追击赫连因,才发现王庭四周已空,赫连因应该是早就让余部迁往漠北了。”

萧暥明白了,就在他们被困在溯回地的这几天,竟是给了北狄残部撤退到漠北的机会。

如今天气已经入冬,大漠冰天雪地,对于他们这些中原骑兵来说,根本不可能跨越大漠作战,而且从凉州一路战到王庭,军士疲惫。

谢映之接着又拿起一枚糕点放在鹿鸣山。

“秋狩已经结束,凉州的战事必然传到诸侯耳中。”

萧暥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此番北狄重创,阿迦罗也死了,赫连因还没有成气候,且远遁漠北,几年内是不可能再跨越大漠的。

目前必须把注意力转向中原了,以免诸侯趁他大军在外,动他的雍襄之地,秦羽一个人怕是难以应付。

谢映之又抬手取出几块糕点,分别置于地图上。

“如今凉州已平,襄州也已经安定,雍襄之地与魏将军所辖的江州隔江相望,连成一片。中原尚有实力的诸侯,剩下豫州的虞策和巴州的赵崇,但是他们的封地处于襄州和江州之间,只要他们不与东北的北宫达联合起来,就不能成势。”

魏西陵抬手将一只小狐狸置于图上。

萧暥心中一震,落子之处正是幽燕之地。

他不由精神一振,该拿下北宫达了!

他忽然又想起以前让魏西陵帮自己打襄州,那是绕着弯子旁敲侧击,心虚到不行,现在魏西陵这么自觉了?都不用他开口了。

《庄武史录》中,两年后,他与北宫达有一场决战,战事极为惨烈。最后原主还是险胜。此战之后,他元气大伤,再也恢复不过来了。

如果魏西陵能直接参战,那么他就不需要打得那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