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3/6页)

是上头的哪位?绿意不住猜测。

温凉回到院子内,任由着绿意去调度庄子内的人手把院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他不在意的态度也让绿意紧张的情绪变得安定,在给先生端了好几次茶水后,便安分地守在角落里。

随着时间渐渐推移,又过了数日,一直都是平安无事。温凉的步调依旧如是,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发生什么改变。

数日相安无事,绿意面上看似放松了不少,可精神依旧紧绷,院子里来回巡逻的人也不曾减少过。温凉去散步的习惯倒是没有改变,只是此后身边都会跟着一队人马。

第八日,温凉送给府内的书信刚刚递出,绿意便紧张地回来,“先生,外边的林子动静不太对。”

这讯息是外头的侍卫传来的,他们都是上过战场历练过的,对杀意很是敏感。即使那感觉极其收敛,都被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了。

温凉抬眸看着绿意,“你去做吧。”以绿意的能耐,该是做得到的。

绿意谨遵温凉的吩咐,欠身退出去。

她把院子内的人都召集起来,除了通往庄子门的路上安排了人接应外,所有府内带来的侍从都被她集中在院子里。

温凉拄着下颚听着外面绿意沉稳有力的声响,哪怕只是个女子,那股子气势让外间的人寂然无声,安静听从。这么些年,绿意也历练出来了。

他不经意地扫过摆放在桌面上的宣纸,那残留的痕迹让他回想起刚才送出去给胤禛的书信。温凉笃定那封信定然送不到四贝勒府内,里头的信纸上可是添油加醋写了不少好东西。

相信对幕后之人是份大礼。

绿意在片刻后回来,温凉随意地看了眼窗外,守在院子里的人便有七八个,暗处的更不用说了,“不用担心。”温凉少有地安抚了一句。

绿意行了福礼,“先生,您是否要……”后面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温凉随意摆手,“不用,此处已是最安全的地方。”

绿意抿唇。

温凉在胤禛提出休养此事时,便想出了这个计谋。倒也不是刻意以他为引,只是恰好是最佳的选择罢了。

康熙帝许是不曾认真了解过他那些个好儿子对皇位的看重,他对温凉的看重,撩拨着某些人的神经,同时又刺激着另外一波人的动静。

温凉算得上是最靠近康熙帝的人,若是能收为己用自然是难得的好事,可若是不能收入麾下,这些个知道温凉才能的人,又怎能容忍此人在外晃悠,更别说康熙帝对温凉又是如此看重。

再加上,温凉的身份,许是暴露了。

康熙帝不是万能,在其遮掩下许多消息都难以找到真正的线索,可线索被抹去了不代表不曾存在过。只要温凉这个人还活着,只要愿意倾尽一切去查,总会查到些蛛丝马迹。

想想,温凉出门都能撞上个以为早便死了的武仁,又为何不会被查到线索?更别说这些阿哥们如今初露锋芒,没有一个是善茬。

温凉原本放在京中的人皆是为了查探江南拐卖的事件,京城是达官贵人众多,喜爱扬州瘦马的人也是不少,这里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盈利场所。温凉派去的人本便在收集相关的消息,并且已有苗头。

然也因此查出了另外的东西。

尚家在京城只能算是不起眼的人家,前些年被康熙帝重视还算好,这一两年渐渐沉寂下来,知道的人也就少了些。可温凉的人发现,这段时间在尚府外踩点的人却是不少。

这个消息只是附在其他消息被传递给温凉,可对温凉而言已是足够。

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尚家又没有外敌,也遇不到这样能时时刻刻盯着他们的人。

那只能是有人发现了他身份。

对此温凉已有心理准备。

温凉是胤禛的幕僚,与温凉是和硕公主的孩子,这两个身份是翻天覆地,又截然不同。

前者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平头小民,哪怕现在被康熙帝看重,等风头一过轻而易举弄死也不过是小事。可若是和硕公主的孩子,即便那位与康熙帝并没有切实明面的身份,可温凉也算是康熙帝的侄子。

这层身份是无论如何也抹煞不掉,毕竟当初和硕和顺公主在清宫数年,又是被顺治帝指派下嫁。哪怕度牒没有更改,可看着康熙帝对温凉的重视,便知他对这份关系仍然看重!

康熙帝是个性情人物,四十二年,裕亲王福全去世,康熙茶饭不思,并特定下令子嗣为福全守孝披麻,由此可见被他看重的亲人是如何珍重。

胤禛这些年越发被看重,若是再增加一个温凉,岂不是如虎添翼。且温凉日日入宫,康熙帝对他比亲子还亲厚些,这便是极大的祸害!

此时康熙帝在外,京中空虚,能遏制这些阿哥势力的人少有。实际上,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