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 一百三十八章(第2/3页)

何相再次撇嘴,转身大步离去。

许侍中见曾尚书微不可查松了口气,只当没见到,转身告退,前去了政事堂。

几个相爷并曾尚书一并来到承庆殿,见礼后依次落座。

圣上径直道:“云州府请旨,需要十万两银子。曾尚书,你看从何处能先将银子挪一挪。”

王相听到明州府,愣了下未做声。何相听到是程子安要钱,圣上亲口下旨意,一下兴奋起来,转头看向了曾尚书,满脸的幸灾乐祸。

明相则是不解,问道:“圣上,云州府可是遭受了灾荒,需要银钱赈济?”

曾尚书也回过了神,道:“圣上,户部的确紧张,圣上与几位相爷都清楚,一下拿出十万两银,着实挪不过来,还请圣上明察。”

圣上问道:“户部竟然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曾尚书,你的意思是,朕的江山,穷成了这等模样?大周拿不出十万两银子,大周上下的官员,一月的俸禄要支付几何?”

曾尚书赶紧出列,诚惶诚恐躬身听训。

大周上下官员所支付的薪俸,如六部尚书的俸禄,各种贴补加起来,约莫在七千三百两左右。如王相等官员,则近一万一千两。

只六部尚书,加上政事堂三个宰相,一个月的薪俸,就将近八万两。

圣上的话很不客气,官员们拿了这么多俸禄,他们却无任何的贡献,大周的国库,连十万两都凑不出来。

王相垂着眼眸,脸色看上去似乎不大好看。明相颔首不再做声,何相也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这时也抬不起头了。

大殿内一片安静。

圣上目光在他的几个肱股之臣身上扫过,只感到说不出的失望。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掏空了他的钱财。

圣上胸口翻滚着愤怒,沉声道;“其余各处,要钱要粮的,将请旨的折子呈上来!”

曾尚书领命,慌忙回到户部,将即将拨付银两的账目,呈到了御案前。

圣上粗粗翻下去,看到漕运的字眼,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什么。

以前程子安曾对他建言过,开辟海路的事情。

漕运运送漕粮,每年户部要支出巨额的银钱。

圣上先按耐住,厉声道:“只各地的官船来往,一年就花费近六万两银子。官员们出行,就算是拖家带口,搭民船需要多少银子?”、

曾尚书乃是京城人,出自京城曾氏,祖父曾官至礼部尚书,父亲乃是有名的大儒,家门显赫清贵。

曾尚书自小在富贵金银窝中长大,靠着祖父恩荫出仕,出行时奴仆成群,亦从未搭过民船,如何能知晓民船的价钱?

自从朝廷震荡之后,致仕的祖父告诫他,一定要勤勉,哪怕没功劳,也图个苦劳。

曾尚书此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后背都快被汗水濡湿,恩荫出仕能做到户部尚书极为不易,他听从祖父的叮嘱,从不敢出任何的差池。

官船与民船不同,经由河道时无需缴纳过船费,这一点曾尚书还是知晓,于是含糊着道:“回圣上,要看民船的好坏,以及前去的路程,价钱不一。”

圣上并非一定要知晓民船的价钱,讥讽地道:“官船与漕运要支付的银子,就那般紧急了?比起春耕饥荒时节,赈灾还要紧急?”

曾尚书后背已经汗津津,道:“圣上,春耕之后就是夏收,待到那时,各地的赋税粮食缴纳上来,需要漕运运送。若不及时支付,恐漕运那群人拿不到钱,到时候不肯出力,耽误了收税粮,到时候恐会酿成大祸啊。另官船这方方面,官员前去赴任,同样耽搁不得。”

圣上看向了几个相爷,问道:“诸位觉着呢?”

王相答道:“回圣上,臣以为曾尚书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臣以为,比如官船等要付的钱,可以酌情缓一缓。漕运亦如此,粮食还未耕种,需要拨付漕运的钱款,着实着急了些。”

二皇子在户部挂名,漕运这块的钱,是他亲自下令早些支付。

明相听到王相开口,道:“不知王相以为,何时付欠款为好?”

王相还未说话,何相抢着道:“当然是粮食送到了,再付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般浅显的道理,难道明相都不明白?”

明相最明白不过,他呵呵笑了声,没有与何相起争执。

王相看了何相一眼,就不做声了。

何相回过神,暗自懊恼自己嘴快,不过他并不后悔。

二皇子太过了些,户部的钱财,先由着他亲近官员们领取,待他们领完之后,才轮得到他人。

除了地动等紧急赈济,其他各部以及下面的官员们想要请旨要钱,比登天还要难。

不过何相没明白,程子安究竟为何要钱?

圣上厉声道:“漕运与官船的钱,都先放着!各地的赈济折子,以后就照着这个样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