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盛世来22(第3/4页)

顾璋难得良心发现了一回,放温和了声音和语气,劝道:“没什么好发愁的,不就是国库的一点钱吗?很容易就赚回来了。”

顾璋说完心里点点头,他还是很善良的,他可还想着明盛帝这个996上司能活到九十九的!

这样的话,理论上他至少能开心地浪到八十八。

即使知道挣回来的钱有可能还是保不住,但谁能抵挡得住家里囤钱囤粮的诱惑呢?

明盛帝道:“说来听听?”

顾璋说:“我给您出个主意,等路修好了,您就收过路费。”

明盛帝没好气道:“哪有走路还要收银子的?”

“怎么没有?”顾璋理直气壮地举出例子,“您绝对听说过一句话,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不就是吗?”

明盛帝黑了脸:“那是匪寇所为!”

他觉得今儿顾璋就是诚心来气他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他那八岁的小皇子都比他成熟稳重!

不,就顾璋家的两岁的甜宝都比他懂事!

顾璋看着炸毛的明盛帝,觉得今天快乐值直接冲满,见明盛帝嫌弃的挥手赶人,乐颠颠地回府了。

今天又是没有任务,提前下班的一天!

顾璋回府路上发现了一家新开的淮扬食铺,回家就领着一家人出来吃饭。

水泥路一点点修建着,使用了足够多的劳动力,这活男人居多。

顾璋也时不时去京城外的那条路上看,也发现了一些以前没注意到的小问题,比如带踏风和红枣出去踏青玩耍,走了几次之后,踏风就不乐意上水泥路了,他给做了马蹄铁。

同样的问题也偶尔会冒出来,不过都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难题。

水泥路似乎开了这个新年的好头。

各式各样的点子,都在天工学子的手上迸发出来。

顾璋也好奇了解了一下,原来过年回家这段时间,天工学子们都被寄予厚望,听了许多人的难点和痛点,还被期望能帮忙提升一下家乡粮食产量。

等回来学校,几百个臭皮匠一讨论、一交流,那灵感的火花呲呲呲的往外冒!

时间转眼过了两个月,慢慢进入了夏天。

确实如顾璋所想,在他有意识地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男子得到了挣钱的机会。

然后人就不够了!

人口就那么些,农耕也是大事,占了大头。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人,木匠、铁匠、铺子中迎来送往的小二、酒楼的洗碗工、码头的搬运工……在蓬勃向上的社会里,到处都需要人,到处都是挣钱的机会。

许多做生意的商人,都要提高了工钱才能请到人,要不人就跑去别的铺子打工了!

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底层百姓可没那么多讲究和规矩,能挣到钱,能多吃一顿肉,多买一件衣服,那才是真的。

许多女子看到外面许多工作机会,率先走了出去。

像是糕点铺、杂货铺等等铺子招人的时候,就能看见有能说会道的妇人上前:“掌柜的,这活我也能干!我嘴皮子可溜了,最会招待客人,肯定说得他们买咱家的东西,高兴得下次还来!”

这妇人能说会道,那可是十里八乡都有名的,不知道多少吵架的街坊邻居都是她劝好的。掌柜也听说过她的名气。

现在想招个嘴皮子利索点的小二也太难了,反正也招不到人,不如试试?

就连各大学院,都因为有钱读书的学子多了,厨子忙不过来,要请更多的厨子。

可现在厨子也是稀缺的啊,生意好的酒楼养着比原来多一倍的厨子,再有手艺不错的厨子,都自己去卖吃食了!

也有平日里在家里掌勺的泼辣女人去找了要招人的管事:“您看我能行吗?”

管事有些犹豫,厨子大多都是男人,他怎么能招个女人?

那泼辣女子胆子很大道:“我一直就觉得奇怪了,家家户户都是女人做饭,凭什么做饭的活计就只要男人?我做饭可不比男人差!”

她可是每次都听报纸,有文化的女人,谁也别想糊弄她!天工学校里,女学生虽然少,但是都在前头。还有个叫姜柔的,可聪明了,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那管事也是个性子绵软的读书人,被泼辣女子这么理直气壮的一输出,还真的应了,“咱们先试试,若学子觉得好吃……”

她自信的打断道:“肯定好吃,我的手艺,甭管是村里大席,还是村里的猪,都哼哧哼哧吃得可香了。”

管事大惊失色,村里的猪?

这些有本领、有胆识的女子先一步走了出来,市面上原来很少有女子的岗位,慢慢有了女子的身影。

见到她们这些“引路人”,缺钱的女人们也鼓起勇气走出去找这些曾经没她们份的活干,没钱可比什么都可怕!

有了她们占据了岗位,后头再有女子出来求职,难度似乎就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