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盛世来22(第2/4页)

这些技术员,也有不少是对天工学校感兴趣,慕名到京城来的,好些原本都是无田无家、或者遭遇意外日子过不下去的穷苦人。

走的时候都高高兴兴地说:“都说有天工学子的地方好找活干,果然没骗人,京城真的是什么活都有!”

修路的政令一发出去,看到待遇、伙食等信息,与刚赤府的百姓听到种树的反应一样,都乐坏了。

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除了种田,掌握的其它技能真的很少,这种力气活,是他们最不怕的。

“说是要修路,走起来没有灰尘,下雨也没有泥巴的好路,这活我肯定能干,我盖房子可是一把好手!”

“我也想去,我想挣钱买金家铺子的沙盘模拟打仗的玩具,十二岁的要不要?我可有力气了!”

“等挣了钱,咱家今年养的猪就不整头卖了,自家杀了留一半吃。过年吃杀猪菜好不?”

……

报纸上同步刊登了这次修路的报酬和伙食,百姓知道得多了,还有不好做假的新账法,更有眼睛比鹰还锐的顾大人在,一层层的官员们谁也不敢贪这些钱。

各地都开始如火如荼地修路了。

在修路的时段,路边还自发地衍生出各种小摊,价格便宜实惠,又创造出不少挣钱的机会。

朝着四个不同方向,连接重要都府的主干路,一点点成型。

钱是哗啦啦地往外花。

国库又可怜兮兮的瘦身了。

明盛帝心疼啊!

他是不是年号没取好,命里缺点财气?要不国库怎么就是充盈不起来呢?

他忧愁的拿起笔,学着户部新账法里的坐标轴,从自己登基开始,画了一条以时间为横轴的长线。

他又在上面画国库银子变化的折线图,变多—变少—变多—变少……

把年份一标注,再把转折点一看。

明盛帝:!

许多小起伏还算正常,每个大起大落都跟他的顾小状元有关。

他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的心跳和这根线一样上蹿下跳,跟旁边的苏公公道:“你说财神和吞金兽,怎么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苏公公没看他写写画画的东西,只听这个说法,便笑道:“您这说的可不就是顾大人吗?当年婚宴,可一口气把从钱家挣来的钱,全花出去了。听说顾大人从小就说‘钱挣来不就是花的吗’这话实在是洒脱。”

他惯常搜集这些关于顾璋的消息,偶尔明盛帝疲惫了就说给他听听乐呵一下,这招一向好用,今儿却有些扎心了。

是啊,原来根源在这!

明盛帝看向这个折线图,叹着气给它取了个标题——【顾璋挣钱顾璋花,谁也别想带回家】

真是想不通,哪有人这样花钱的?

顾璋第二天就看到了这个折线图,还是跟书画一样被装裱好的,看起来精美得很呢!

明盛帝特地拿出来给某人看看。

顾璋探头一瞧,乐了。

他才不怕明盛帝的严肃脸,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而大大方方拿在手上看,笑眯眯道:“这不错,您可把它保护好了,等以后传到后世,说不定还能成一段佳话。”

顾璋觉得自己可厉害坏了,把国库当私库花啊,他都没意识到啊!

要是以后那个史官写他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之类的,他就把这个图往他脸上一甩,然后说:“好好看看,认真写,可别把小爷给写小气了。”

“什么布料、首饰都不值得一提,那能值几个钱?写来我都嫌自己小家子气,写这个,现成的证据和材料!”

顾璋想想就乐呵,不仅不阻止,还对明盛帝道:“皇上,您都打算装裱了,不如再盖一个章?这才能证明是您御笔所画。”

以后指不定还能上拍卖会,卖个百八十万的。

明盛帝:“……”

就不该低估这小子的脸皮,真的是比城墙都厚实,连身后名都不顾了???

“死都死了,还顾及往后的名声做什么?随便夸,随便骂,反正我也不疼不痒的,日子过得自在快活不比什么重要?”

尤其注重名声,想当一个明君的明盛帝:!

他拿出画来,不仅没有让顾璋受到一点冲击,反而自己被创了个人仰马翻。

时人最注重名声,顾璋这个“只管眼下快活”的想法,实在是让明盛帝有些接受不了,头都感觉有点晕乎乎的。

他摆了摆手,赶紧让人把这个画卷成卷轴,撤了下去。

顾璋有些恋恋不舍地追逐着那副图离开,提醒道:“苏公公记得要盖章啊!”

等回过头来看明盛帝的面色,顾璋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可能是对这时的人冲击力大了点?

名声对这个时代的人好像真的挺重要的,他努力横向比较了一下,也许无异于“穿三点式随便出门都行,反正关键点都护住了”这种说法的震撼和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