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第3/3页)

一个汉女更是她们这些身份中的底层,哪怕李沐在一开始得了一儿一女都没多少人重视她。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才让皇帝将她放在眼里,但是这都无关她的家世,只是关乎她这个人罢了。

如今张家真出了有能耐之人,不少人便重视淑贵妃的出身了。

官家小姐的出身跟泥腿子出身区别大着去了,哪怕这官再低,都不是毫无家底的存在了,当然,皇帝看在承祜的面子上,也不会让淑贵妃的几个兄弟官位太低。

而且淑贵妃的其他兄弟、子侄也不是没有出息的,这张家啊,今后一看就是有前途的。

终于没人敢背地里说淑贵妃的出身不好了。

若是说起淑贵妃的出身差,其他人岂不羞愧死,她们好些人的父兄压根就是空有一个旗人身份,在家坐吃山空,连普通官位都没有捞得,毕竟旗人也挺多的,能谋得一官半职的人不多。

毕竟人家有出息的旗人肯定会将人脉关系动用到自家人身上,哪会便宜外人。

李沐见这个效果差不多,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多年谋划不就是为了这个,哪怕不是旗人出身,原身也不比后宫的任何一个人差。

原身在上辈子受的委屈多着去了,皇帝对她不予重视,哪怕她生养了两个女儿,都瞧不起她的出身,如今原身的愿望就是让皇帝眼睁睁看着一个汉女成为皇太后,让那些后宫妃子看着一个她们瞧不起的汉女压在她们头上。

而李沐想在这个愿望之外,给原身多点可以值得骄傲的东西,让原身真真正正为自己的出身骄傲。

毕竟在科举此道,满人可比不过汉人多年的传承。

……

在康熙一十九年时,康熙帝为平定噶尔丹动乱头次亲征,但路上因水土不服患了重病,只得半途归京。

因这些年下来,宫里顺利长成的阿哥只有承祜和胤祺,而胤祺又身子不好,不被康熙帝考虑在内,哪怕在康熙一十七、八年时有几个包衣妃子生下几个小阿哥,皇帝都还是只将承祜当成继承人看待。

如今皇帝优先考虑继承人,便是考虑他的年岁,倘若皇帝年老了,底下的阿哥还是咿咿呀呀的婴孩,这江山怕是传承不下去了。

因此最好的继承人只得是承祜。

因为这个缘故,再加上早年有过救驾之功,李沐在宫里成了皇帝值得信赖的存在,此次患了重病也是李沐在他身边照顾他身体。

皇后也曾过来,只是皇后因为早些年生下嫡女的事惹得皇帝不喜了,如今嫡女茁壮长大,皇帝去坤宁宫的次数逐渐变少,就算去,也只是单纯过夜。

皇帝小心眼得很,只要惹得他不喜了,他能记仇数十年。

皇后也是挺无奈的,宫中那么多妃子齐齐生下格格,哪怕她不如皇上所愿,也不至于被皇帝斤斤计较多年吧,只是如今她没有生下嫡子,只有一个嫡女傍身,哪怕她是皇后,也没有更多底气跟皇上反着来。

赫舍里一族已经大不如前了,她当初能嫁给皇帝做皇后,完全是因为祖父四大辅臣之首的身份,但祖父已逝,生下的赫舍里氏族人又没有出息,撑不起家族门槛,可以说,赫舍里一族方方面面都在倒退。

她这个皇后身份只是虚有其表,都不如禧贵妃快活。

日后,她估计连淑贵妃都比不过了。

想起淑贵妃那些出息的娘家人,以及淑贵妃那对长子长女和救驾之功,皇后退了出去,心道,她或许得找上淑贵妃商量一下结盟了。

皇上不重视她女儿,可她还得让她女儿风风光光出嫁。

李沐候在皇帝床前,给皇帝送去的药膳里掺杂了些让人身体虚弱的东西,尽管有人试毒,但那毫无用处,她怎么可能会看着皇上平平安安活到康熙六十一年。

那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