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穷鬼们突然变聪明了(第3/3页)

所以在家族内部的会议上,尽管掌握话语权和绝对权力的富裕族人决定要反抗,要率领族人抗衡朝廷,对抗度田令,可是穷困族人内心并不愿意参与进去,并不愿意为了富裕族人的家产而死。

尽管他们的确受到过一些恩惠,可这种恩惠到也不至于让他们想着去死。

于是族中出现了分歧。

占比数量较大的一般族人、穷困族人并不想参与反抗度田令的军事行动,不愿意和朝廷作对,富裕族人往往在家族中声音大,却会面临少数派的困境。

他们愿意给钱,给粮食,用钱和粮食换取这部分族人的帮助和加入,但也只有少数眼皮子浅且贪婪的人愿意加入,大部分正常族人并不愿意加入这场叛乱。

无奈之下,他们知道自身独力难支,家里的那些一般人和穷鬼靠不住,便只能选择拉拢地方上那些广有财产的家伙们一起反抗。

大家都是有钱人,有钱人帮助有钱人,人多力量大,说不定就能重演当年刘秀度田时期的事情,让朝廷向地方进行一系列的妥协,重新达成均势状态。

广汉郡中,度田令由郡府传达到县府,再从县府传达到县中。

消息传开以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少在当地占有大量土地的大中型家族内,以及部分小家族内,他们也是一样的,富裕族人想要反抗,一般族人和穷困族人并不愿意掺和进去。

所以想要反抗的人有钱有实力,嗓门还大,但是人数少,想要让比较穷的族人为富裕族人的财产而战斗,还要反抗对他们明显有好处的政策,难度实在是有点大。

给钱给粮连哄带骗,各种扭曲歪曲抹黑朝廷政策,好不容易欺骗了一批人,但是数量上和他们预想中的那种振臂一呼众人奋起的情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好像穷鬼们突然变聪明了、不好忽悠了。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穷鬼们也不是忽然间就变得聪明了,实在是此时此刻的地方和刘秀当时的地方已经有了质的区别了。

当年的地方,还有着西汉留下来的郡国兵训练体系和大量成熟的郡国兵人员,地方对中央有着一定的武装反抗能力,而且战斗力相当不错。

刘秀平定地方叛乱那是正儿八经的疲于奔命,且战略压力比较大,打仗打了很久,死了不少人,妥协也是有必要的。

就算是十数年前,地方上虽然没有郡国兵了,但是各大土豪还是有着相当数量的奴仆可以用来组织武装团体对抗朝廷的,自主性还是有的。

那种状态下刘备要推动度田令的话,也是正儿八经的一场硬仗。

偏偏在这个时候,之前一波限奴令下达之后,全国各地都经过了限奴令的一波“摧残”。

除了极少数高门大户之外,地方上的这些官员家族、豪强地主家族的奴仆是正儿八经的被限制住了。

奴仆数量被严格限制,被大量释出,总人数在八百万至一千万区间的奴隶数量被直接腰斩,少了一半还要多,相当多地方性家族损失严重。

也就是说,地方势力最引以为傲的、可以和朝廷相抗衡的重要的自身的动员力,损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