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6页)

在一阵死寂过后,一人忽然说道:“我愿领部下继续留守此地,守到最后一人。不死不休!”

发话之人,是方才一直默不作声的何晋。

他话音落下,陈绍顾十二刘勃等人也纷纷跟着起身,向着座上的裴萧元表态:“我等皆愿同守!”

方才那些要求杀出城的原州将领相互对望几眼,迟疑了下,慢慢闭口,沉默了下去。

董公复也不再说话了,很快,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向座上那位方才一直在静观众人争辩的年轻的主将。

裴萧元示意何晋等人坐下,终于开口。

“死守到最后一人,为不得已而为之。我与董刺史商议了一个计划,以最小的代价,叫尽可能多的将士突围,与此同时,彻底断掉这条粮道。”

他的话音落下,帐中起了一阵骚动。不止原州众人,何晋陈绍等亦是面露讶色,相互对望了几眼。

倘若计划真成,主力保住,等到西蕃军被迫绕行,再开辟出新的粮道,恐怕至少也是一二个月后的事了。

“都督,到底是何计划?”顾十二按捺不住高声追问。

裴萧元拿起案头的剑,走到了众人中间,拔剑,用剑尖在地上划了一副地形简图。

“大彻城名为城,实夹在山围之中如同关卡,且只一道出口。派一支人马,夜半突入敌营,叫他们以为我们是在全力突围,将他们尽量多的人马引入此地——”

他的剑尖在地上那座城池的近旁划出两座山峰,最后,重重一顿,插在了两山中间的位置上。

“此处是两山之间的一段峡谷,距大彻城四五里远,是从中都抵达大彻城的必经之道。倘若这个时候,两山山头积雪崩塌,这种地形之下,全部人,无一例外,必将覆葬雪下,不可能逃走,并且,此道也将彻底堵死,再无后顾之忧。”

他抬眼,望向吃惊的众人。

“雪崩声势巨怖,若阵阵天雷,可达数里之远。西蕃人称之为神明之怒,向来心怀恐惧,剩下的人马必心神不宁无心作战,此时便是城中其余主力趁乱杀出去的时机,搏出一条路,以最快的速度北上,按照原定路线,去和令狐大将军汇合。”

“此便是我和刺史定下的脱困之策。”

在又一阵沉寂过后,终于,一名原州将官迟疑地发声:“裴都督的计策极好。只是……只是这神明之怒……该如何恰就在那时引发?”

他的疑虑,自然也是在场其余人的想法,纷纷看他。

“几年前我在此地参战,见过数次所谓的神明之怒,规模有大有小,仔细留意过后,发觉声可引之。我在出京时,携来十几枚意外所得的姑且称之为蒺藜雷的火器,脱自道人炼丹烧炉之时的意外所得,引爆之后,威力不小,战场上固然不算实用,就算能在对面之敌刀枪送到之前将其引爆,最多也就伤附近一二人而已,但若十几枚,在雪峰谷地下一起引爆,所发的声势,足以引发一场埋葬一切的天神之怒。”

他用平静的声音解释道,此时帐内众人无不惊呆。片刻后,一道声音忽然响起,打破沉寂。

“裴都督!我愿做那先遣之人!这么好的东西,老子从前没见识过!就由我去点,死便死了,临死开个眼,我心满意足!”

发话的是列在座末的顾十二。他倏地跳了起来,攘臂高呼。

方才众人从这段平静却又散发瘆人的死亡气息的讲述里回神过后,不约而同,便都想到了这一个问题。

那先遣出城的人,必是有去无回的。就算没死在途中,地势也将决定,他们将死于这一场由自己亲手所引的天神之怒之下,葬身雪海之底,绝无逃脱可能。

此刻顾十二的一句话犹如惊醒梦中人,立刻,陈绍跟着起身。接着,刘勃发声。原州那七八位将领相互对望了几眼,慢慢地,也都相继站了起来。

“一切听凭裴都督调度!”众人纷纷如此说道。

裴萧元面带微笑:“此事极是重要,只能成,不能失手。如何杀出重围,如何引更多西蕃军葬身雪下,都需仔细斟酌安排。并非是我不信任你们,而是只有我亲自领队,叫他们看到,才能叫他们相信,城中被困之人,是真要作困兽之斗全力一搏。故先头人马,将由我亲自带队——”

“裴郎君!”陈绍大吃一惊,脱口呼了一声,迈步上前,人便跪在了他的案前。

“都督不可如此行事!卑职人微言轻,亦无多少军功,但对天发誓,只要都督将此事交我,我必完成!”

“我也是!都督你万万不可!”顾十二刘勃等人也跟着下跪阻止。

“你们谁去,到时看运气。”裴萧元道,“我是必定要去的。此事,我与刺史已是议定。”

他淡淡说道。

董公复此时终于也忍不住了,排开众人,跪在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