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上可九天揽月(一)(第4/4页)

【这是个很聪明的做法。抢先承认是自己不对,就更容易获得大臣和百姓们的谅解。】

【说来也奇怪,汉朝的日食记载特别的多。西汉加上东汉420年左右的统治时间,单单是日食就发生了142次。从概率上来说,每一任汉朝皇帝基本上都会撞上那么一两次日食。】

【所以这汉朝的皇帝罪己诏下得特别多,就和批发似的。有过统计,汉代帝王因为特殊天象和重要灾害下的罪己诏总共有75道,而这里面和日食有关的就有24道。】

【这里面,最倒霉的就是汉成帝刘骜,对,就是纳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那位汉成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多次日食。】

汉成帝正在看赵飞燕跳舞。

丝竹悦耳,舞姿曼妙,一派祥和享乐的场面。但殿外有人疾呼: “天

狗食日!天狗又食日了!”汉成帝瘫坐在榻上,惊呼出声: “又来?”

他闭上眼,心中怒气和怨气翻腾,这已经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五次日食了!有完没完?

有完没完!

不过当着朝臣的面,汉成帝可不敢把自己心中真正所想表现出来,痛哭流涕道: “上苍一而再再而三的示警,必定是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朕让你们找敢于大胆直言的人,你们找到没有?

他欲哭无泪,或许朕真的错了,但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儿了?

朝臣们面面相觑,最终站了出来: “陛下,既如此,不如先免去今年因天灾而颗粒无收的百姓赋税和徭役吧。

不管怎么样,这个处置总是没有错的。

汉武帝沉默了,正在各家府邸或者是赶在来宫中的路上的大臣们也都沉默了。

142次日食?!

这简直是要疯狂的节奏。

良久,刘彻哼笑一声: 这汉成帝也的确是够倒霉的。

不知道是他后世的哪位儿孙。

不过看他沉迷于乐舞的那副模样,想来也知道不是什么明君,罪己诏多下点儿就多下点儿吧。落下闳正好到了。

刘彻问他: 既然仙画之意这并不是天罚,而是科学,那落下闳,你来说,为何我大汉竟然发生如此多次日食?旧秦、春秋可有发生那么多次?

落下闳擦了把汗,恭谨的回答: “陛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两百多年只发生过三十六次日食。

刘彻脸都黑了。这不是欺负他大汉吗?“你来说说这倒是为何?难道我大汉还不如暴秦?”

“陛下,落下闳说出自己的揣测: “春秋时各种记载和书籍并不如现在多,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记下来而已。且我大汉观测日食是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视之,漏看的次数变少,自然也就显得更多了。

他们用铜盆盛水放在室外,又在水中加墨,看太阳的倒影,这个方法非常的巧妙,连小小的缺角都会被发现。

刘彻听了解释后,这才心情略微舒畅了些。

至于什么西汉加上东汉只有420年的时间之类的信息,

被他自动忽略了。反正现在历史已经不一样了,刘彻觉得怎么着,也能有些改变吧?

【当时汉朝的儒生们还会把日食往阴阳上靠,认为日食出现的原因是“阴侵阳,妇乘夫”,必定是后宫干政,才会让上天生气。】

【比如汉安帝继位后第二年就出现了日食,当时是邓太后掌权,于是朝臣士子们就把矛头转向了邓太后,认为是她把持朝政,导致帝位空虚所致。】

【实际上,邓太后的才华和处理政事的能力可比汉安帝厉害多了,是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有名的贤后。她在位的时候也是东汉的高光时刻。而且她精通天文和算数,在她掌政那会儿,华夏的天文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果。这是稍后会提到的事情。】

天幕上闪过了浑天仪和地动仪的画面。

它们庄严而精致,即使是不懂使用也能从中窥见其智慧光芒。

东汉的宫廷内。

邓绥正在和自己的人生导师班昭在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