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好多好多的粮(第4/4页)

胡广急了:“到底明白了什么?你倒是说呀。”

杨荣肃容起来:“我终于明白……为何……为何姚师傅要如此了,哎……”

说着,杨荣站起身,将簿子合上:“这些粮,何时可以入库?”

“就这几日……”张安世道。

“干得好。”杨荣道:“我需立即回禀陛下,就不能在此久留了,威国公,告辞。”

他什么也没说,拱拱手,转身便走。

张安世在后头追:“我的簿子,我的簿子,还要留着对账呢。”

杨荣没理他,走得比较急。

胡广只能闷头追上去。

张安世:“……”

一个文吏小心翼翼地凑上来:“公爷……现在该咋办?”

张安世只好道:“再算一遍吧。”

文吏也只能苦笑道:“是。”

……

“太公……太公……”

李秀才又喜滋滋地回来了。

这几日,他每日都回来,而且每一天,都会带来好消息。

当然,其实也是有坏消息的。

不过这些坏消息,都是那些贱商,还有那些入栖霞的农户们提供的。

抛开事实不谈的话,这些贱商和农户,懂个屁的庄稼和买卖。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公和所有的士绅和乡贤们一样,都不喜欢听坏消息。

李秀才有了教训后,痛定思痛,经过再三反思之后,自然而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知道该怎么说了。

张太公正坐着喝茶,一旁的女婢,小心翼翼地给他捶着腿。

张太公呷了口茶,忍不住伸手朝那女婢娇嫩的脸蛋,轻轻捏了一把。

等这李秀才进来,他才立即收回手,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咳嗽一声道:“噢……回来啦?”

李秀才带着盖不住的笑容道:“太公,好消息,听闻……凤阳和淮安府、安庆府,都因为旱灾,粮食减产了不少,今岁的夏粮……怕是征不上来了。可即便这样,不少农户……还是准备要挨饿呢。”

顿了顿,他接着道:“今日的粮价,倒是没有涨了,依旧还维持在昨日五两三百钱上下的价。不过想来,过几日,等其他各府的消息传来……这价钱,还得涨。”

张太公听罢,便又问:“太平府有什么消息?”

李秀才便道:“我在栖霞碰到了几个学兄,他们都说张安世完蛋了,陛下已察觉到了太平府积弊重重,所以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杨荣和胡广去彻查。太公啊,此二公都是宰辅,他们去彻查,可见这案子有多大!”

“我还听说,太平府饿死了许多人,可都被县里捂着消息,多半和这事有关。我那几个学兄,可都是正人君子,绝不会有错的。”

张太公听了,喜笑颜开地道:“果然,果然……哈哈……好的很。哎呀,你辛苦了,这些日子,都是你来回的跑,其实……你也不用去栖霞,这几日啊,有一些亲友来拜访,其实也都这样说。哼,张安世……那狗贼,也有今日了,这样的国贼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安。”

张太公先是高兴地笑,随即又咬牙切齿,眼里迸出深深的恨意。

张太公接着便又看向李秀才,道:“待会儿去账房,取十两银子,你这些日子辛苦……”

“长者赐,不敢辞,多谢。”李秀才大喜。

……

紫禁城……

看过了自凤阳、淮安和安庆等府来的奏报之后,朱棣忧心忡忡。

他忙召大臣来见,指着这些奏报,沉着眉头道:“竟是减产了这么多……还请求朕免赋……”

朱棣的脸色阴晴不定,大臣们大气不敢出。

却在此时,有宦官进来道:“禀陛下,杨公和胡公觐见。”

朱棣显出不悦:“去了这么多日,现在才回?宣进来,正好有大事和他们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