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百年基业(第3/5页)

此时,张安世想到了一件事,便道:“对啦,这几日,我要勤快一些修书,以后赵王、宁王、朱高煦给送来的书信,一定要第一时间和我说,我不能再总是读信不回了,我与他们……都是亲人,要好好保持关系。是啦,我现在就去给杨士奇修书。”

徐静怡道:“现在就说去南州的事?”

张安世摇头:“先不说,先说想他了,无时无刻的都在想,想的要发疯,做梦又梦见了他,起来时却发现他没在身边,心生惆怅,于是只好对着虚空,怀念以往彼此相知的日子,不禁泪水打湿了衣襟。”

徐静怡顿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张安世一眼。

张安世立即抚着徐静怡的肩,安慰道:“你别吃醋,夫君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啊,夫君这是忍辱负重,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是为了咱们的孩子啊。”

……

十一月初九,寒意更浓了一些。

周王率先来京。

诸王接到了旨意,其实都陆续开始入京,而周王之所以来的早,一方面他是最没有疑虑的,不像其他藩王一样,心里想着,这四哥叫我去,是不是想弄死我?

周王朱橚,和朱棣乃一母同胞,倒是没有这个疑虑,再加上他的封地在开封,南下的道路一马平川,渡江之后,便可直抵京城。

太子朱高炽与张安世一道迎接。

朱高炽一再告诫张安世不许乱说话,听他的指示行动。

张安世道:“放心吧,姐夫,我是什么人,你会不知道吗?”

于是朱高炽更不放心了,便道:“此乃皇叔,若是怠慢,少不得父皇要生气。”

张安世低声嘀咕道:“陛下心里却惦记着将这皇叔赶出去呢。”

朱高炽立即道:“这是什么话!这……这……越是因为父皇为了江山社稷,要移藩,我们才要以礼相待。”

张安世这时才醒悟了什么,忙道:“姐夫说的对,做最狠的事,说最漂亮的话,幸亏姐夫提醒。”

朱高炽没再说什么。

过不多时,便见一支人马来了,于是有宦官先行上前,和对方的车驾说了一通之后,很快,那周王朱橚便下了车驾。

朱高炽和张安世则一前一后地迎接了上去。

朱橚和朱棣长的确实有些相似,只是朱棣粗犷,朱橚儒雅一些。

他和太子彼此见礼,语气很随和,询问太子的身体可好,又问朱棣的身体如何。

朱高炽和张安世一时哑火。

藩王询问皇帝的身体……

这……怎么接?

朱高炽道:“父皇身子尚好,有劳皇叔记挂在心上。”

朱橚道:“听闻皇孙已懂事了,他的身体……”

朱高炽:“……”

张安世急了,道:“哎呀,周王殿下,外头风大,还是进城再说。”

朱橚瞥了一眼张安世,见张安世也穿着钦赐的蟒袍,便淡淡道:“本王见你眼生。”

张安世道:“下官张安世……”

“你就是张安世?”朱橚一脸惊讶的样子。

这让朱高炽担心起来。

张安世也不禁警惕起来,他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外头的人,都在传他的坏话,一般不了解他的人,往往会被这外间的人云亦云所迷惑。

张安世干笑着道:“见过周王殿下,久仰殿下大名。”

周王朱橚却是一下子一手拉住了张安世的手,一手拍着张安世的手背道:“本王也久仰你的大名啊,威国公医术高明,谁人不知呢?听闻你有起死回生之术,本王早就想要来请教了,哈哈……来人,来人……”

跟随他的宦官便躬身上前。

“取本王修撰的书来。”

宦官很熟稔地取下一个包袱,这包袱里有数十本书。

朱橚取了其中一本,递给张安世,边道:“威国公看看,这是本王拙作,不堪入目,请威国公一定不要客气,定要好好斧正。”

张安世低头一看,却见这书皮上写着《袖珍方》三个字。

这朱橚原来本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人。

不过建文皇帝登基之后,治了他的罪,将他囚禁了起来。

此后朱棣靖难,自然又将他赦免了。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朱橚的心也就淡了,一心只想着躺平,余下的日子,便是每日钻研医术。

这《袖珍方》就是他编撰的第一本医书,只是虽然书编了出来,大家当然都说好,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张安世的大名,他是久已耳闻的,这是同行啊!

于是朱橚再不理朱高炽,开始和张安世喋喋不休起来。

“世上最紧要的事是什么?”

张安世迟疑地道:“建……建功立业?”

“错了,是治病!”

张安世道:“殿下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