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百年基业(第2/5页)

“将来,咱们还要开拓航线,往吕宋、爪哇。这些航线,得自己购船,不能动用商行的船,毕竟是亏本的买卖,总不好让商行亏,可我们张家毕竟亏得起,有了航线,那么人送了去,源源不断的物资,就有了保障……”

张安世贼兮兮的声音越来越轻,几乎只能附在徐静怡的耳畔说了:“到时,购置大量的种牛、种马、种猪去。对了,还有粮种!那个地方,实是太暴殄天物了!”

“天哪,这么广袤的土地里,竟连牛马都没有。即便是作物,也十分原始,以至肥沃的土地,无法耕种,只能长草,长出来的这么多草,却没办法蓄养牲畜,就只能荒着,阵阵是太浪费了。噢,对啦,还要带上羊……不只如此,咱们张家,自己也要筹建一支商队,控制大明和南州的贸易,安南卫那边,也要抽调人去……”

张安世顿了顿,想了想,才又继续道:“商队控制了商路,将来这南州大量的粮食和牛羊要卖出去,又需要大量的货物进口进去,没有这个商路,可不成。所以,只要拿捏住了这个,就不担心那些商贾对我张家离心离德。”

“还有安南卫,军队也很重要。我想好了,安南卫采取轮替驻防,每隔五年,调拨一队人去南州驻防,过了五年,再换回来。他们的家,依旧还在大明,而且张家都给他们一些薪俸,并且照顾好他们的子弟。等五年之后,他们就要回来,所以并不担心他们怀有其他的异志!至少前期大开发的时候,可以拿捏住他们,使他们对张家死心塌地。”

“有了商贾和安南卫的支持,接下来,就是这些流民和囚徒还有匠人了。这个,其实也不难办,他们未来许多生活必需品,毕竟还需要通过海路来,若是谋反,虽是吃饭穿衣没有问题,可许多东西,却难以获取。再者,派一个有本领的人去管理他们,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本领的人?

徐静怡想了想,便道:“夫君,不会是你那几个兄弟吧?”

张安世瞥了一眼徐静怡的俏脸,这俏脸上仿佛是在说:不是吧,不是吧,那几个傻瓜?

张安世嘿嘿一笑道:“我这几个兄弟,都是奇才,一般的事,他们干不了,我思来想去,得请安南的副都督杨士奇。”

杨士奇的大名,徐静怡是听说过的,听说他到了安南之后,很快就稳定了局势,安南虽不说大治,如今却也安居乐业。

即便是当地的土人,也极少作乱。

不过……

徐静怡问道:“他肯吗?”

张安世道:“我料定他肯定不肯的,不过却可以用迂回的办法,跟他打一打感情牌,他是个讲情义的人,若是我再三哭求,他一定会心软的。至于陛下那边,就更好办了,陛下本就觉得我封去南州,颇有亏欠,到时候……少不得要给杨士奇加一个右副都御史的职衔,前去南州,管理民政。”

“有银子,有人,还有杨士奇,这是什么,这是豪华天团啊!这样的豪华阵容,去那南州,还不是嘎嘎乱杀?我已想好了,哪怕是将一千万两银子砸下去,也在所不惜。过了十几年,有了一些模样,再教咱们的儿子去,再想办法增添一些人口,那就再好不过了。”

徐静怡点着头道:“夫君想的周密。”

张安世感慨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总要未雨绸缪才好。”

徐静怡适时地提议道:“张家的心腹,也要派一些去,还有内千户所,你也可调拨一些心腹,去那儿驻守三五年来轮岗,如此,就更放心了。”

“夫人说的是。”张安世乐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哎呀呀,我太愚笨了,不错,可奏请陛下,准我调拨一个百户所去。当然,不让他们负责刑狱,只负责打探消息,而这些去的人,我许诺他们五年之后回到大明,都给他们官一级,再每人给三百两银子的赏赐。我就不信没有人动心的。如此一来,这南州就算是固若金汤了。”

张安世想定,顿时整个人神清气爽!

南州这样的地方,换做是任何一个人,也是没办法吃下的。

毕竟太蛮荒了。

没有个一两百年,也别想有什么雏形。

可唯独张家有这样的条件,因为有钱!

张家的财富,足以抵得上大明几年的银税收入了,虽然这是明朝不合理的税制导致,可说一句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有这些钱,就可以做到许多不计成本的事,可以完全不去考虑收支不平衡,往死里砸钱就是。

就算这些银子砸完了。

可张家在商行的股份,依旧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分红。

有这样的资金规模,再加上张安世这些年经营的人脉和家底,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