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半自动手术机器人(第2/3页)

“同时,这些标准模式也可以用来辅助医生学习新手术,不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练习中出错,也能够及时提醒,纠正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太牛逼了,把一二级简单手术的门槛降到了医疗操作工的层次,以后低年资医生量产化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行了,大脑很牛逼,看看眼睛是不是一样牛逼。”

“果然也很牛逼!”

“先进的光学和红外视觉成像技术,高性能的成像系统,逼真的3D显示效果,手术图像被放大15-30倍,充分提供真实的手术视野。”

“所有的医学影像数据,通过计算机转换成真实的彩色3D模型,外科医生能够操纵机械臂,360角度地切入,就像身临其境一样,完成最高难度的手术。”

“好,好,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手术利器。”

卫康忍不住拍案叫好。

他虽然不是外科医生,但也知道,手术视野对外科手术的重大影响。

手术视野不好,对外科医生来说就像盲人摸象,不但手术很难顺利完成,手术风险也会大增。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中,医生有着直视下操作的习惯,可以通过直觉的手眼协调来完成手术,双手协同,操作可以做到非常灵巧。

但是腹腔镜手术流行起来后,打破了这种人体自然的手眼协调。

医生没办法看到病患组织,只能观看二维视频来获取手术视野。

在观看的同时,还要单手移动腹腔镜手术工具。

这种操作相当反人类,也违反人自然的直觉。

毕竟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通过手眼协调来完成各种动作。

而且人的视觉都是三维的,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下来,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此外,腹腔镜设备的显示,跟实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一开始很难适应。

就好像习惯了win电脑的鼠标滚动,就很难再用水果电脑的鼠标了。

这些与常理相悖的操作方式,都会给医生带来困扰。

学起来很费劲,用起来更是人为增加了难度。

更不用说长杆状的手术器械对医生双手生理性抖动的放大了。

所以,腹腔镜手术虽然极大降低了外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但对于医生来说,比起开放式手术,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从普通模式,升级到了困难模式。

这也就导致了,腹腔镜手术有着一定的门槛,技艺精湛的医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培养出来。

总之是卷死医生,利好病人。

手术机器人则完全不一样。

不但手术视野是3D成像,更类似于开放式手术场景。

医生的操作也是通过双手柄来完成,方向感和现实世界一致。

其中的差异,自然是通过主控台的强大计算能力,以及机械手臂360度无死角的灵活动作来补上的。

医生只要舒服地坐在主控台前,就有着宽阔的视野,双手在小范围内灵活地移动,口吐关键字,召唤出不同的手术工具,以及辅助器材,就能流畅地完成一台手术,哪怕几个小时坐下来,也毫无疲惫感。

相当于从困难模式,直接跳到了简单模式。

这样的科技发展,不但利好病人,同样也利好医生,可谓是双赢。

“啧啧,果然适合我老婆,哪怕生完孩子后的虚弱期,也不耽误她做手术了。”

卫康美滋滋地想道,脸上忍不住浮现出兴奋的笑容。

不过他并没沉迷在想象中,而是目光炙热地看向机器人的设计图纸。

“这就是机器人的最关键部位了吧。”

“全能机械臂!”

“原来不同领域的专科手术,就是由这些不同的机器臂来实现的啊。”

密密麻麻的图纸上,手术机器人庞大的底座上,有着5个独立的机械手臂。

每个机械手臂都具有远端旋转中心结构,以保证手术器械在运动时绕着固定的皮肤入点运行。

5个机械臂中,4根是骨科,腹腔镜,神经外科,以及血管介入手术专用的机械臂,1根是辅助机械臂。

每根机械臂都非常灵活,同时拥有多个可伸缩的功能臂,就跟瑞士军刀一样。

其中的单孔内窥镜手术臂,最大的特点是一个机械臂通过单孔进入体内后,自动展开为三个连续体操作臂和一个3D高清摄像头,可以在狭窄的手术空间内实现可视性控制。

骨科机械臂则比较小巧,可以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定位,通过力反馈的方式辅助医生完成准确的骨骼切削操作。

对于复杂的脊柱手术,使用时可以将功能臂直接安装在患者的脊柱上,实现刚性连接,精准执行导航操作,引导医生完成椎弓根螺丝的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