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华夏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第3/3页)

卫康挥挥手,颇有些不好意思:“没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家不是在倡导共同富裕么,我这靠科学技术先富起来的人,当然也要带动科学家们都富起来嘛。呵呵。”

大佬们瞬间都笑了,看他的眼神都变得格外和蔼亲切,气氛也变得欢快起来。

卫康这个2000万大奖着实有点把大家都震住了,这可是一年一个亿的真金白银拿出来,就为了送给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简直就是真正的慈善。

要知道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大多是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成果都是共享的知识,没有什么专利,跟应用技术不一样。

比如你发现人体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的结构,或者发现了一种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总不能把这个知识点给注册专利然后收钱吧。

因此大部分基础科学研究都是国家在资助,而科学家本人,除非去创业,很难从中获利。

大部分的科学家都不算有钱人,诺贝尔奖金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了。

所以卫康这个2000万的大奖砸下来,如果运气好是由某一位科学家独享,那直接就可以达成普通人的财富自由成就了。

就算四位科学家分享奖金,每人也能分得500万,只要不是一线城市,足够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常三维独特的高亢声音响起来:“小卫,你这个想法非常有远见,是真正为科研着想。有了这笔奖金,一个科研工作者足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既然你出了大钱,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你。”

“没错,科研人员也是人,也要操心油盐酱醋,而且巨额奖金对年轻人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能够做为一种信念,支撑他们度过一生中最困难的起步阶段了。”

谢院士笑眯眯地表达支持,他可是知道,航空航天机构的很多年轻人收入都不高,又不愿意放弃科研岗位去企业挣钱,如果能得奖,必然可以大大缓解年轻人的经济困境。

在场所有大佬们都纷纷点头。

卫康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说下去。

“各位的支持,我无以为报,只能再次谢过了。到时候还要请各位大佬对提名人进行筛选和审批,最终选拔出最优秀的获奖人。”

“不过,为了扶持国内的基础科研,我的想法是,前面几届,最好能选国内的科研学者或者海外华人。等到了以后,再考虑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们。”

“现在已经10月了,我会尽快邀请大家提名,预计明年春节之前选出获奖人,公布获奖名单,颁发奖项,争取让获奖人都能过个肥年。”

“听起来很不错,那么,这个大奖叫什么名字呢?”一位气质儒雅,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院士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卫氏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