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华夏应该有自己的诺贝尔奖(第2/3页)

而且他还有一个私心,等干了一段时间以后,里面最优秀的人才,他都要尽可能留下来。

来了,就别走了。

这话当然不是狂妄。

现在的他,的确有这份能力。

抛开诺奖不谈。

在全球医疗界,许多大佬都私下将他称作医药界的“爱因斯坦”,这无疑是对他科研实力的最大认可。

事实上,他现在医药界,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号召力,不论国内国外,许多年轻科研学者,都将他视为心目中的偶像。

再挥舞金钱大棒,给足待遇和经费,足够挖来各种高端人才。

而且,盘古研究院不但要吸引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国外的尖端人才,他也要。

博士后工作站正是为此而设。

从来都是国外的机构和高校,吸引全球以及华夏的人才。

如今,盘古研究院,也可以。

假以时日,这必将是一座全球最顶级的科研机构。

而且,卫康心中还有一个计划,正在徐徐展开。

他早就有一个想法,要打造属于华夏的最高科学奖项。

针对全球各个基础科学领域,打造一个能与诺贝尔奖齐名的科研奖项。

诺贝尔奖为什么能成为影响力如此巨大的奖项,一个原因是公正,另一个原因就是高额奖金。

当年诺贝尔设立奖金的时候,给的标准是,能让一个科研学者20年无后顾之忧,从而心无旁鹫地投入到基础科研上来。

所以每年诺贝尔奖的奖金一直都在膨胀,到现在已经是一百二十万美金左右的巨款了。

国内能与之媲美的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800万,但是授予人数只有一两人。

卫康的野心则还要更大一点。

毕竟,现在一线城市,800万奖金也就够买套房。

他想要给的,其实很简单,一如诺贝尔当初一样,能让一个科学家,不管在哪里,都能有房有车有存款,下半辈子不用为生活发愁。

只要三清集团还存在一天,这个准则就不会变。

一个科学奖项的成立,离不开国内学术界的支持,这也是他要跟各位院士大佬一起商讨的原因。

看看时间,会议时间已到。

卫康登录视频会议,很快看到了熟悉的各位院士们。

物理学界的齐院士,生物学界的常三维院士,医药界的涂悠悠院士,航天航空的谢院士,等等,足有三十余人,全都是华夏科学院里面各行业的领军大佬。

卫康看着面前的屏幕,不由一阵恍惚。

不知不觉,他竟然已经结识了这么多的院士了。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情绪,恭敬地开始发言。

“感谢各位院士的支持和厚爱,实在让我感激不尽。大佬们的时间都很宝贵,那我就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了。”

与会诸人纷纷露出一丝笑容,随即专注地听了起来。

“之前已经透露过,三清集团想要成立一个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大奖,将邀请诸位以及其他数百名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作为评委,每年评选出获奖人,并为该奖的各项运作提供指导。”

“一份奖给在数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物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每份大奖可由1位或2至4位获奖人分享,奖金为,”卫康看着面前神情变得凝重起来的大佬们,深吸一口气道:“2000万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什么?”

“两千万?”

院士们神情骤变,有几位甚至惊呼出声。

齐院士是第一个开口的,他眼光一扫,将众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笑着问道:“小卫啊,我大胆问一句,2000万的奖金可不是小数目啊,你是认真的吗?”

他跟卫康最熟,这也算是问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卫康笑着点点头:“没错,五个大奖,每个奖2000万,一共一亿的奖金,千真万确。”

“而且我很快会成立一个科学基金会,负责整个奖项的运营,奖金会以我在三清的股份做担保,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金钱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三清集团还活着,肯定每年都会办下去。”

“嚯!”这下连齐院士都脸色一变,倒吸一口冷气了:“卫总不亏是卫总,果然财大气粗。”

“一个亿啊,一个亿,”他摇摇头,苦笑道:“如今才知道做企业有多赚钱,不过更难得的是,你愿意把自己的钱,投入到基础科研上来。”

他面色一肃:“我代表华夏科研界,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