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八六秋(第3/7页)

毕竟,他从小到大就没看过小叔吃亏啊!

学也学会了。

绍勇跟姜晓雯两个人最近都在看房,姜晓雯家不是只有一个女儿,能拿出来的支援也是有限,而王一海夫妻也是一样,他们夫妻之前没有分家,家里又有那么多读书人,几年前还盖了房子,能拿出来的钱也不多,好在还有王一城。

就连绍勇都要筹备结婚的事儿了,像是王家的绍文绍武,他们都已经结婚了。甚至大丫二丫三丫四丫都结婚了。

倒不是孩子们结婚早,毕竟啊,宝丫都二十三周岁了,虚岁也是二十四了,这可是八六年的深秋了,再转过年也是二十五了呢,她的哥哥姐姐,这个年纪结婚也都算是同龄人里结婚比较晚点了。

王一城老家的房子,卖给四丫了。

因为王一城一般回去也不会去公社住,东西该拿走的也都拿走了,所以一直空着,四丫的结婚对象是田秀娟介绍的,是他们单位一个领导的儿子,在林业部门工作,虽然是公务员,但是因为年轻也没有分房,所以小夫妻也是打算买房。王一城算是比市场价低了三成的价格卖给四丫的。

四丫装潢之后结婚了。

她也是今年才结婚的,算起来,王一城对几个侄子侄女儿还挺一视同仁的,但是四丫确实是占便宜了。不过王一城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里其他的孩子都考大学出来了,像是绍勇肯定要留在四九城,而绍文绍武大丫二丫他们都在市内生活。

就连绍杰和六丫也是一样,他们基本都没有留在村里了。

只有四丫现在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她是接了田巧花的班,因为在村里的关系。也是最照顾家里人的,特别是田巧花。毕竟田巧花的工作可是给了四丫,四丫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奶奶最疼爱的孙女儿。

好巧,宝丫也是这么认为。

又好巧,打小儿住在老太太房间的三丫也是这么认为。

大丫觉得自己是长孙女儿,她才是。

这些孩子啊,各个都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得不说田巧花的厉害了。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一城觉得给四丫便宜一些,是值得的。

她对老太太也好,就冲着四丫对田巧花尽心尽力。王一城白送她房子都行。

不过吧,斗米恩升米仇,毕竟还有侄女婿呢,所以王一城没有白给。但是比市场价便宜三成,也是让小夫妻激动的晚上偷偷哭了好几场。

嗯,田巧花发现的,也是田巧花告密的。

王一城一切尽在掌握。

不过他觉得这样没有什么不好,他自己没有留在家乡,再孝顺也不能时时刻刻的好好照顾老太太,老太太现在年纪大了也不乐意去四九城住,以前乐意出来是因为能看电视,现在自家都能了,她更乐意在村里,成为老伙计们羡慕的对象。

在城里没这个感觉啦。

还是个挺虚荣的老太太。

王一城自己不能好好照看老人家,那么有人能够好好照顾,自然是个好事儿。

王家这些兄弟姐妹过的都不差,但是最好的肯定是王一城,那是天上地下的好。这些年他们也都去过首都的,晓得王一城多有钱。不过大家一起住了这么多年,也是晓得王一城这个人的性格。

他可不是那种会无私奉献的人,他又在多钱,该亲兄弟明算账都一点也不差的。

所以几个嫂子都难得的心知肚明,田巧花在,他们好好照顾老太太,王一城绝对不会跟他们计较小事儿,对他们也大方。可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一天老太太不在了,那小五子对他们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

毕竟,有没有老娘差距还是很大的。

正是因此,现在田秀娟陈冬梅柳来弟三个可都格外的孝顺,年轻的时候是被老太太压着不敢跳脚,现在则是心甘情愿的老老实实、正是因为有老太太,小五子每年买多少东西啊。

这个账,家庭主妇都会算。

这三年的变化不小,王家光是结婚都要好几个了。另外一个大事儿就是他们家分家了。

其实绍勇宝丫他们这一茬儿孩子毕业,王家就分家了。倒是没在等六丫和绍杰。不过分家的时候,老太太给两个孩子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单独留出来了。

也是比照着其他人的标准。

本来老太太是想全都毕业了再分家,但是这么些年,老太太也有点管够了。小五子那么年轻都想着整天快乐过日子,她这么大岁数还要为家里操持,这像话吗?

老牛也得歇一歇吧?

总之,老太太觉得自己该休息,所以在绍勇毕业之后就分家了。

现在王家一大家子住在一个大院儿,吃饭倒是跟着老二和老三。老大两口子都上班,老太太一周跟着陈冬梅吃饭,一周跟着柳来弟吃饭。

讲真,两个儿媳妇儿都很乐意要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