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沙俄使团的东方之行(第2/5页)

“供我们使团成员居住的房子在城外,是石砌的。水井都是用灰石砌成,井口上方围着铜板。这座城市比前面一座更好、更加漂亮,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官府衙门里站着哨兵,手持各种兵刃,他们击的鼓很像俄国的木桶。

我们在这座城市被暂时中止了继续行程,等待他们中国城(北京)里的皇帝发布谕令,得到允许后,方能继续前进,去觐见他们的皇帝陛下。不过,这里有供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非常丰富,这多少缓解了我们滞留此地的焦虑。”

——

“8月29日,晴天。

这天,我们使团一行接到了当地官府的通知,允许离开此地,继续前往他们的都城。大清王国派了一队约五百名武装士兵随行护卫,有两名将军带领。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个国家的军队,他们看上去比较沉默寡言。一个个身体消瘦,所有人全部装备的是长矛和刀剑之类的冷兵器。

这些官兵身着两种颜色的军服,据说是隶属不同建制。军官穿戴着甲胄,白色缎做表面材质,素色里衬布,无袖,中间敷一层铁鍱,外面布满黄铜钉固定。红片金,石青色边缘二层,前衣身和后衣身绣蟒各一条,空白处绣莲图,衣身贴服铁鍱三层,头上戴着一顶高耸尖顶的头盔。

而普通士兵的装备较为简单,宽大的号衣,与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不太合身。但他们眼神犀利,举止有度,应该是训练非常有素的军队。

不过,在午间休息时,这些中国军人摘下军帽和头盔后,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一根细长的老鼠辫子垂在脑后,让我们使团所有人员见了,不由发出难以抑制的笑声。或许,此举有些激怒了这些中国士兵,他们望向我们的眼神,流露出一种可怕的杀气,态度也变得生冷起来。

从锡喇城骑马到雅尔(今张家口怀来县)需行三日。这也是一座石城——中国人的筑城工艺太让人惊讶了,居然建造了如此多的石城——十分宏伟,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一天半。城楼很多,有4处城门可以进城。城楼和城门口有许多大炮和短铳,还有卫兵把守,像前面那座城一样。炮弹是石头的,比人头还大。城门高大宽阔,同样包着铁皮,上面钉着密密麻麻的铁钉。

这座城市里的市场更热闹,货物齐全,有各种蔬菜和其他吃食。市内无一处空地,到处是砖石砌成的院落和店铺,还有十字街口。他们的驿站与我们俄国相似。一走进市场,会闻到甘露蜜的香味。”

“9月4日,晴。

从雅尔城到泰达城(南口)需骑行三日。该城亦为石头所建,高大宏伟,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两天。该城有5座城门可以进入,城门包着铁皮,上面也钉满密密麻麻的铁钉。城里的庭院和店铺都是砖石砌成,店铺里的商品较之前面两个城市更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蔬菜。小酒馆里卖酒、蜜水和各种外国酒水。城门两侧和城楼旁有大炮、炮弹和卫兵。

这座城的长官出行时,总有约20名卫兵在前面喝道,并为他们撑着黄罗伞。这座城里的人口也比前面几个城市多,各种贵重物品、蔬菜和大米都十分丰富充足。”

“9月7日,晴天。

“离开泰达城后,骑马两天,便抵达了白城(昌平)。城为砖石所建,洁白如雪,因而,我们将其称之为白城。城市宏伟壮观,据说,骑马绕城一周需三日。进入该城有一座城楼,城楼下有三座城门,城门皆高大宽阔,包着锃亮的铁皮,上面钉满密密麻麻的黑色铁钉。城楼和城门旁有不少大炮,每枚炮弹重达两普特。

城里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铺之间的街道都是用灰色的石头铺成,店铺和庭院也都是砖石所建。店铺前面都有刷成各种颜色的木栅栏,在店铺之上还建有砖房。店铺和其他房屋亭的屋顶上都铺有砖瓦,而屋顶之下的部分还被刷成各种颜色,并且绘有图案;四墙上挂的人物画像先是画到纸上,再裱到绸缎和丝绒上。而庙里的人像是泥塑的,并且从头到脚周身贴着金箔,面目十分狰狞。

寺庙可以随便参观。我们在白城看到为修建寺庙募捐的情景。三个人并排前行,其中有两人用木棒敲着木鱼,另ー个人肩扛神像,手里也敲着木鱼,神像十分宽大。神像上没有题词,画得很出色。在这座城里,我们还看到鹦鹉和侏儒,还有架着鹰的养鹰人。这个白城里的各种货物、贵重商品、蔬菜和吃食比别的城市更丰富。当长官们去寺庙或无论去哪里出行时,总有卫兵20名左右手持长矛,30人左右手握棍棒在前面开路、侍从们为长官撑着很大的黄罗伞,口中喝道:‘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