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6页)

如果是那些能够存放的,甚至还会让送信的人捎带一些回去。

给哥哥的信件,安安一般喜欢写自己又看到了什么美景。

安安虽然念书没有念出来什么名堂,不过他自己却非常热衷于写诗。

哪怕外祖父多次评他的诗,都说他写的狗屁不通,也照样改变不了他对写诗的热情。

柳司司很宠着安安,每次都会把他写的诗依照自己的理解稍作修改,瞬间就变得有文采了许多。

安安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适应了坐马车和乘船,当不再因为这些事情身体不舒服时,他的路途才刚刚开始。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安安最看重的就是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还会把那些好吃的东西给记录下来。

不管是街边的小吃,还是那些酒楼里的招牌,被他详细记录了下来,有些如果方便的话,还会把做法也写上去。

柳司司当年出门游学是真的游学,安安就是走到哪吃到哪,吃到后面有些乐不思蜀。

如果不是因为两年期限已到,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吃好几个地方。

安安回到京城中不久,就又一次踏上了找好吃的东西这条路。

只不过这次柳女萝和霍思危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一个人,也就跟着他一起去。

一家三口走走停停,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基本上被他们吃了个遍。

安安及冠那年,已经是朝中正四品大臣的王公子亲自上门贺喜,那时柳司司已经继承了国公之位。

帝王年迈,为了身子着想主动退位,太子在去年就已经登基。

皇后娘娘成了太后,身为太子一母同胞的九皇子也受封亲王。

新帝登基正是手头上人不够用的时候,寒门出生的王公子入了他的眼。

再加上王公子在这些事情上的确有才能,又得陛下宠爱,几乎是短短几年就爬到了所有人一辈子都爬不到的高度上。

京城中有不少人都试图想拉拢一下这位王大人,但他从来就没有接过任何人的橄榄枝,只和柳国公府之间的关系稍微亲近些。

那本身也是当今陛下的外家,又对陛下忠心耿耿,再加上陛下知道当初安安掏银子救了人家母亲这一段过往,倒也没觉得他们亲近不妥。

九皇子的性格跟安安很像,两个人都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就算他们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也照样能在家人庇护下过的舒舒服服。

柳国公府的荣耀丝毫不减,柳国公也比之前更加仔细的敲打着家中后辈,万万不能恃宠而骄。

及冠礼办好后安安听见娘亲说打算给他把婚事定下来,连夜他就带着九皇子一起偷偷跑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让娘亲不必再惦念。

九皇子之前看见了安安写的那些有关美食的记载,待在王府里馋的不行,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跟着他一起溜走,自然不会错过。

柳女萝在过了几年之后也就渐渐明白了,安安是真没有成婚这个念头,满脑子里都只惦记着吃喝玩乐。

再加上那段时间里,京城中刚刚发生一个纨绔试图逼良为娼,结果人家那女子宁死不从,直接闹上了朝堂,让他父亲丢掉了乌纱帽。

有这个对比,柳女萝突然就觉得其实她儿子也不算差,只不过是不愿意成婚罢了。

她当初从小就被诊断出身子骨弱最好不要生育,她娘亲为了让她不要难过,也是从小就安慰着她,让柳女萝的思想同一般人很不一样。

若是生儿育女只不过是为了自己老了有个依靠的话,在柳司司亲自教导下非常早熟的那个儿子,还能真不给安安养老送终不成。

想通这一点后柳女萝就不再纠结,在安安好不容易在京城中停留时,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自那以后,安安就没有再继续躲着京城走。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完全没有成婚的念头,又不知道要怎么跟娘亲解释,索性就一直都躲着。

现在娘亲终于不再逼他,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在帮娘亲煮茶时还用打趣的语气提及自己毕生所愿就是吃遍天下的美食!

柳女萝无奈瞪他一眼,倒是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发愁。

其实若是把成婚生子这件事挪出去的话,安安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算是出格。

若非是因为安安为了那些好吃的东西经常喜欢去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柳女萝其实也挺想跟着一起,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实在是惹人向往。

这一世里,柳女萝是在七十二岁那年去世的,她先天不足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不容易。

霍思危因为战场上留下的旧伤死在了她前面,从那以后她身子就大不如前。

一场病后隐约觉得她应当是不成了,就让人写信给了儿子。

在父亲去世后,柳世安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京城,陪伴在他母亲身边希望母亲能够稍微开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