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6页)

原来是跟他哥哥道谢呀~

柳司司看见安安这幅懵懵懂懂的模样,忍住自己唇角的笑意。

这两年来,他若是打算在一个地方稍作停留就会写封信回来,然后再次寄过来的除了安安那笔迹稚嫩的字外,绝大部分的都是银子。

不止是给他,偶尔还会捎带着给王公子一些。

对于安安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可对于家境贫寒的王公子来说那可不是一般的恩情。

他之所以行这一礼,真正感谢的人也是现在被他抱在怀里的安安。

柳司司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跟安安彻底熟悉了起来,让他又变成了之前那个熟悉的跟屁虫,整天跟在自己身后哥哥哥哥的喊着。

就连之前非常喜欢的外公,这时候都被安安丢在了一边,让柳国公气了好久。

如今是秋季,满院子的菊花都差不多开了,柳国公府依旧是一如既往的低调,院子里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不过花这种东西,只要是应季,倒也不需要有多名贵,也是同样的漂亮。

柳司司打算明年下场试试,满五岁的安安也收到了宫里的旨意,让他明年跟着九皇子一起入上书房学习。

安安对于伴读需要做些什么其实根本不太了解,规矩什么的因为有柳国公宠着也没有学多少。

哥哥回来后更是一门心思黏着哥哥,哪怕哥哥看的那些书他连字都认不全,也一定要待在哥哥的膝上。

很快就到了第二年,柳司司成功金榜题名,成为了本朝最年轻的状元,再加上他又是出自柳国公府,前途是肉眼可见的远大。

王公子的学问倒也不差,只不过积累要稍微逊色些,再加上对于各种时事的理解也比不上柳司司通透,最后拿了个榜眼。

对于王公子这样的家境来说,只要金榜题名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

刚刚放榜,他人都还没有回去,就先有人敲锣打鼓的过去给他母亲报喜。

打马游街时,安安自然是要去凑这个热闹的,趴在茶楼的窗户上,非常兴奋的朝着哥哥挥手。

柳司司听见那熟悉的稚嫩声音,侧过头去一看,安安小手挥的更加起劲儿。

这里的人有不少,注意到状元郎的这个动作后也顺着他的动作望了过去。

当察觉到有很多人在看自己时,安安骄傲扬起了下巴,仿佛拿到了状元的人是他自己一样。

王公子握紧了自己手中的缰绳,唇角只微微勾起,他这个人一向低调惯了,哪怕现在拿到了榜眼也是一样。

甚至还有人在这里揣测,王公子是不是因为拿到的名次并不理想,所以才会不露笑颜。

实际上他心底也是高兴的,终于能够偿还国公府对他的恩情,也算是不辜负每次只要一见面,就会用小手使劲儿掏荷包的安安。

……

随着安安的一天天长大,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孩子比不上柳家其他的孩子优秀。

不过想想依照他的背景,再加上现在深受陛下宠爱的国公府,也不需要他的优秀来为其锦上添花。

在安安满十五岁的那年,按照柳家一向以来的规矩,需要出去游学两年。

柳国公向来都是不赞同把孩子拘在家中的,只有见到了外头百姓过的日子,日后才能在官场上真正做到体恤百姓。

再者,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国公府内,外头的那些黑暗面也需要见上一见,才不容易被旁人哄骗。

规矩摆在这里,话也是这么说,只不过比起其他出门游学的孩子,安安还是有些许不同。

就比如说霍思危从跟在他身边多年的几个侍从里,挑选出了武艺最高强人品也不错的跟着安安一起,保护他的安全。

这些侍从都是当年从战场上退下来的,真正见过血,有他们保护着这个被全家宠着的小懒蛋他也放心。

柳国公则是使劲儿给安安塞银子,生怕他在家里过惯了舒坦日子,去外头一时半会儿会不适应。

安安就这样在全家人的担忧下,踏上了游学的路途。

头一天坐在马车里吐了个半死,随便找了一个客栈歇下却意外碰上了人吵架,砸了客栈不少的桌椅,夜里根本睡不安稳。

换成了水路后,他又晕船,照样也是吐的七荤八素。

头一次离开家的安安就被迫要经历这么多事情,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趴在桌子上眼泪汪汪的写信。

给外祖父一封,说他今日又换乘船,结果照样还是很难受,想念外祖父。

给外祖母一封,说这外面的床他睡不惯,夜里还能听见老鼠的声音,想念外祖母。

给爹爹一封,说他让自己带着的侍从实在是太凶了,好几次他想帮人都是他们拦下来的,说那些都是骗子。他也知道是骗子,但是他想逗逗。

给娘亲一封,说今日又吃了一些什么新鲜东西,味道不错,想念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