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5页)

而妄想继续当跟屁虫的皇帝陛下,则被他拦在了半路。

文清辞包裹得严严实实,坐在书案的背后。

他不禁有些庆幸,此时已经到了初秋,天气早因为几场秋雨,而变得寒凉了起来。

哪怕穿上立领大襟,也不会显得奇怪。

今日的侧殿格外冷清,只有霍一可还捧着诊籍站在文清辞的身边:“文大人,您还记得上次那个病患吗?就是‘胆腑郁热,结石盘踞’的那一个。”他问。

文清辞缓缓点头说:“记得,怎么了?”

“哎……患这个病的人就是安平将军。他用过您的方子之后,很快就不再痛了。但方子也的确像您说的一样,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将军大人腹痛总是反反复复,甚至连进食都有些困难,实在是折磨人得很。”霍一可满面愁容。

安平将军是镇守北地的几名大将军之一。

他原本不能离开镇守之处,而此次回雍都,就是来治病的。

假如这病治不好,他怕是再也难以上战场了。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任何小病都有可能危及性命,更别说是此症。

文清辞当日根据诊籍作出的判断是胆囊炎。

假如不及时处理的话,他的胆囊很可能会化脓、穿孔,甚至危及性命。

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文清辞当日所说,直接切除胆囊。

霍一可的话音落下之后,文清辞慢慢地点了点头。

他虽然提出了处理方法,但是并没有强求被人一定按照自己说的这样去做。

毕竟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是难以接受此法的。

……但是看霍一可的样子,安平将军似乎已经做出了什么决定?

果然,站在他对面的年轻太医咬了咬嘴唇说:“安平将军的意思是,假如没有其他方法的话,自己愿意一试。”

安平将军是谢不逢的部下。

他并非出身世家,而是从底层一战战打起来的。

这种人不怕死,更不怕赌。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窝窝囊囊地活着。

最重要的是,从战场上走下的他,见过无数缺胳膊断腿的同僚。

在安平将军看来,若是能活着,摘一个小小的胆囊,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刚听到文清辞的建议的时候,他起先也觉得非常荒谬,但是伴随着病症的越来越重,安平将军还是下定决心——他要赌上一把。

“好,”文清辞缓缓合上了诊籍,“那明日,便带我去拜访安平将军。”

说话间,文清辞的表情变得非常严肃。

胆囊切除手术在现代非常常见,甚至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但在这个时代,却是头一回。

文清辞没有想到,这么快便有人愿意尝试。

现在的他其实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但无论如何……文清辞都必须尽快去看安平将军,以确定对方现在的状态。

接着再做具体的打算。

“是!文大人!”霍一可立刻点头,将他的话记了下来。

说完又问了文清辞几个问题,便急匆匆地出宫,去安平将军那里了。

年轻太医的背影消失不见。

直到侧殿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文清辞这才想起……自己和谢不逢,好像还有四天的假期。

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了几分愧疚,并思考起了应当如何补偿。

*

秋雨又落了下来。

这一次,谢不逢虽然没有跟着一起来。

但是想到昨天无比尴尬的场景,除了真的有急事找文清辞的霍一可外,直到现在都再没有人来打扰文清辞。

谢不逢的身上,还残留一点毒没有解。

文清辞索性一个人坐在殿里,一边翻看医书,一边研究起了下一副药的配比。

并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下雨天,天色昏暗。

一时间竟教人分不清此时究竟是什么时辰。

也不知道看了多长时间的书,文清辞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轻响。

有人站在外面敲着木门。

“……师兄?”抬头看到院外的人后,文清辞下意识将笔放下,站了起来。

但一起身,浑身的酸痛就差一点将他逼了回去。

文清辞抿着唇,强忍着站直了身。

“嗯。”一身青衣的宋君然放下手中的雨伞走了进来。

同时上下打量着文清辞。

末了,忽然有些不爽地说:“怎么?谢不逢让我进太医署来,你也不知道出来找找师兄。”说着就把雨伞丢到了一边。

担心宋君然又将文清辞拐走。

在今日之前谢不逢一直不让他进太医署。

文清辞从一边端来茶盏,昧着良心说:“本来今晚便要去看师兄,没想到你先来了。”

宋君然“啧”了一下,接过茶盏顺手翻看起了文清辞的笔记。

停了片刻,意识到文清辞真的要见安平将军后,便和他谈起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