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4页)

问起来,易铁生才从天津回来,他爸打算过去天津劝业场看看,他帮衬着在那边打听行情。

听说初挽这里有事,易铁生利索过来城里,当晚住在四合院,第二天直接陪着初挽先去了银行,之后赶过去文物商店,和孙二爷一起填写了表格,拿着户口本登记,买下这一批瓷器。

总算买下了,几个人过去文物商店库房,将这一批货先运到了旁边一处仓库里,之后孙二爷点着了一根烟,抽得直挤眼:“初挽哪,你挑吧。”

呛鼻的烟味传来,初挽看了他一眼,道:“那我们挑了。”

孙二爷:“挑呗!捡好的,剩下是我的,咱只要差不离,谁的年份好一点,谁的年份差一点,都不是那么大要紧,毕竟几十件呢,这种账,咱也算不过来,你说是不是?”

初挽点头:“这话说得在理。”

挑瓷器,这自然是一项费事费力的工作,一百二十件瓷器,就算初挽再是行家,也不能保障扫一眼就没漏的,挑一个,快则一分钟,慢则两三分钟,两个人挑的话,平均下来也得一个多小时。

孙二爷从旁翘着二郎腿抽烟,偶尔看几眼,笑着说:“我说初挽,你们挑着,我出去走走。”

初挽点头:“行。”

当下两个人就在那里挑,初挽嘱咐易铁生:“就按照昨晚我给你说的来挑。”

易铁生皱眉,不过没说什么,就按初挽说的办。

他们两个埋头挑,中间赵经理和孙二爷过来看过,大家商量着回头怎么运,说赵经理这里可以安排驴子车。

他们出去后,初挽和易铁生又挑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分好了,她也累得够呛。

这时候孙二爷过来了,他自然是没意见,各自要各自的就行了,于是大家都各自把自己的瓷器分好了,孙二爷找了自己侄子过来,一起帮衬着各自封装好了。

易铁生擅长打包,把这些瓷器都严严实实装进了大木箱子里,之后又给箱子上了钉子,给钉得结结实实。

这要想撬开,可得下功夫,木板肯定得破坏了。

钉好了钉子后,易铁生又上了封条,封条上写了名字。

孙二爷那边,也有样学样,把自己物件都给打上钉子,也上了封条。

都上了封条后,易铁生去外面找板车,孙二爷见此,笑道:“这边板车不好找,旅游的太多了。”

孙二爷侄子:“我认识拉板车的,让他把他兄弟叫过来,不光是找板车,咱还得让人给咱搬呢!”

初挽见此,自然是表示感谢。

当下孙二爷侄子过去找板车,很快找来了,那些板爷直接一拥而上,帮着抬到板车上,之后打包,拿绳子绑起来。

易铁生皱眉,待要过去,却被初挽叫住:“忙了这半天,我这里有烧饼,你先吃点,喝口水吧。”

易铁生要说什么,那边孙二爷看过来,吸了口烟,有些阴阳怪气地道:“你们还是得看着,你们盯着点?这么多东西呢,我在,你们也不放心。”

初挽见此,忙道:“二爷说笑了,大家做得是合伙买卖,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这都打着钉子贴着封条呢,怎么都不怕。”

孙二爷:“对,大钉子都钉得那么结实,东西稳当着呢!”

这边孙二爷去仓库后面角落抽烟了,初挽和易铁生到旁边僻静处吃烧饼,易铁生低声道:“我看这个孙二爷,不像是什么踏实人,我们是不是还得防着点?我们的东西,他侄子找的人来运,别回头他们动了什么手脚。”

初挽:“我刚才让你挑什么来着?”

易铁生:“让我挑清朝康熙年间的。”

清朝康熙年间的,自然有出彩的也有一般的。

初挽:“对,你挑的都是康熙年间的,也有几件明青花瓷,反正东西是不错。不过,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这个。”

易铁生:“你先把好的挑出去了?”

初挽:“我挑的都是不值钱的,比如明崇祯青花人物提梁壶,虽然也是明朝的,但是崇祯年间,御窑衰败,又用的国产料,那物件也就那样吧,不出奇。”

易铁生越发皱眉:“什么意思?”

初挽道:“铁生,我觉得这个事,咱们就得赌一把。”

易铁生眯起眼:“赌一把?”

初挽:“你挑了一些清朝康熙乾隆的,说实话,不值钱,我挑的呢,都是明朝的,有几件青花瓷还可以,其它都是不出奇的。”

易铁生突然意识到了:“你想和对方换?”

初挽:“不是我们和对方换,而是对方要和我们换。”

易铁生:“他们——”

初挽点头:“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他们非要整得这么麻烦,让我挑,他们看不过去再推倒,这其实是给我孔子钻。”

易铁生:“是,这个看似公平,其实对你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