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4页)

初挽一看,也是笑了,这买家赫然正是孙二爷。

孙二爷见到初挽:“初挽哪,咱们可是不打不成交,这次好好合伙做买卖!”

初挽一见这个,约莫猜到了,孙二爷当然不是单独打斗,应该是他和赵经理一起合谋的,或者还有别的什么人参与。

他们觉得这批瓷器比较鸡肋,既想要里面好的,又不想出太多钱,所以找了自己来垫背。

不过这种事,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墙梯,总之且看着吧。

赵经理引荐了后,人就走了,让她和孙二爷聊。

初挽便和孙二爷聊了聊,那意思是大家签一个合同,各出一万一千五,瓷器一人六十件,至于挑的方式,孙二爷表示初挽直接挑就行了。

孙二爷仰着脸,看着初挽,摇着腿道:“我也懒得计较这些,毕竟咱们都是老相识了!要说文物商店这一批货,那肯定都是个顶个的好,犯不着挑,闭着眼抓都是好货,我也不差这个钱,一万一千五拍这里,你挑吧,挑剩下的是我的!”

初挽听着,笑了:“二爷,这样是不是也不太公平,那你吃亏吃大了。”

孙二爷:“那就你来挑,你挑好了,我如果觉得没问题,到时候就这么着,万一我觉得有问题,我再来挑。说白了,你可以挑,但我可以反对,怎么样?”

初挽听着:“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孙二爷叹了声:“其实吧,咱们也是认识这么久了,谁也别想着坑谁,咱就正经合作,你说是吧?真让我挑,我心里打鼓,没那眼力界,我想着,你挑,只要你别太过分,我就认了,咱就按照你挑的来。”

他这话说得竟然也算诚恳。

初挽:“如果我挑出来后,二爷觉得不合适,那就二爷来挑?”

孙二爷:“对,所以有这一桩在,我觉得你肯定心里有数吧,咱们都明白,对不对?”

初挽:“行,那我可就挑了。”

孙二爷:“对,你挑,挑就是了!”

当下,初挽被带到了文物商店的内库,那是整整两大柜子,自然全都是开门货,明清官窑瓷。

有些年份浅的,又比较小的,比如清雍正的五彩龙纹花口盘,又比如清乾隆的祭红高足碗,一看就卖不上价,哪怕等十几年,也无非是两三万人民币到头了。

但是有些却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初挽甚至看到了明正德年间的斗彩缠枝牵牛花三足洗,用的青花描绘,用红绿黄三色来填彩,这物件初挽记得非常清楚,大概是1996年,香港拍卖价格是六百五十多万港币,这个拍卖时候她也在场。

她打眼一扫,又看到一件清乾隆年间的青花三果梅瓶,这个虽然年份浅,但这一看就是御窑厂精品。

要知道,清朝对明朝瓷器颇为沉迷,御窑厂更是费尽心思来追摹仿制,这梅瓶一看便是乾隆年间御窑厂奉旨仿造的,以宣窑青花梅瓶为蓝本,线条细腻清晰,果实饱满,枝叶蔓延间生机勃勃,其中心血,可是和寻常瓷器不同。

这个的拍卖价格,在九十年代中期,应该能达到七八百万港币。

初挽这么看着,又见到一件,她仔细看了看,那竟然是明朝天启年间的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这赫然正是米万钟所制!

要知道这米万钟可是明末知名书法家,所谓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他手底下的物件,以后必是拍卖场上的宠儿,预估拍卖价格能达到一千万港币以上。

初挽大眼扫过这一百多件瓷器后,迅速地把这些瓷器分为大致三类。

第一类是以后价格在三四百万以上的,这就是顶尖的精品,第二类是价格在几十万到一两百万的,这就是还不错的品相,第三类则是几万的十几万的,这种满大街都是,可以随便买,这年月不稀罕。

其实无论哪一种,留在手里自然都会翻倍,但是如果现在投入二百元买一件瓷器,十几年后只卖两万,从投资角度,到底是亏了,同样的钱投入其它方面,那也是嗖嗖地涨。

不说别的,买茅台买房子,那不都得几十倍地翻吗?

所以初挽在心里将这一百二十件大致分类后,预估第一类大概占到总价值的百分之六十,第二类大概占百分之三十,第三类数量最多大概占百分之十。

她也不敢说一定没看漏的,毕竟太多了,有些也不敢太细看。

如果她把第一类拿到手,那她随便从第二类和第三类刮一些,就不至于吃亏了。

当然了,前提是能拿到。

显然孙二爷和这位赵经理,也是做这个打算,都不想吃亏。

初挽想了想,道:“我一个人的话,也搬不动,这样吧,我们明天来签协议交钱,同时我也请一个朋友帮我一起分瓷器。”

这两位自然没意见,于是初挽先回家,直接打电话找了易铁生。